依方宗丞和林签判赏梅进璧水之韵

冰玉精神清且凝,不嫌霜霜惨于刑。 传来春信严明地,吐出阳和节爱亭。 孤艳迥凌仙子桂,余香暗及庶民星。 寻盟璧水浑闲事,好整和羹入帝庭。

译文:

这首诗中存在一处可能的错误,“不嫌霜霜惨于刑”应是“不嫌霜雪惨于刑” 。下面为你进行翻译: 梅花有着如冰似玉般的精神,既清澈又凝重,它丝毫不畏惧那如严酷刑罚般的霜雪摧残。 它在那寒冷严峻的地方,传来了春天即将到来的消息,在这充满节制之爱的亭子旁,吐露着温暖的阳气。 它那孤傲艳丽的姿态远远超过了月中仙子身旁的桂树,那淡淡的余香也暗暗惠及了世间的百姓。 与友人在璧水之畔重温旧盟不过是平常小事,它更适合调制羹汤,进入帝王的宫廷。 诗中梅花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格,此诗也借此表达了梅花具有堪当大任的特质。
关于作者
宋代陈淳

陈淳(一一五五~一二一九),字安卿,学者称北溪先生,龙溪北溪(今福建漳州)人。孝宗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乡贡进士。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朱熹知漳州,淳执贽从学,延置学宫。曾权长泰簿(本集卷四《权长泰簿喜雨呈郑宰》《解职归题主簿轩壁》)。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预特试,明年授安溪簿,未及上,十二年卒,年六十五。有《北溪大全集》五十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陈宓《北溪先生墓志铭》、门生陈沂《北溪先生叙述》,《宋史》卷四三○有传。 陈淳诗,以明弘治三年抚州守周梁石刻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北溪大全集》(简称四库本)、清乾隆四十八年陈文芳刻本(简称陈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