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过博山

山行迫昏黑,乞火野人家。 阴风振林壑,水激沟港斜。 扶舆听鸣钟,尚觉涂路赊。 叩门得兰若,僮仆欣不差。 老僧为作茗,趺坐谈无涯。 子夜各休去,幻境良可嗟。

译文:

我在山中赶路,不知不觉天色已接近昏黑。没办法,只好到山野人家那里去讨个火种照亮。 这时,阴冷的风在山林和沟壑间呼啸,强劲的风力震动着周围的一切;水流湍急,在倾斜的沟港中激烈地奔腾、撞击。 我乘坐着车子,聆听着远处传来的悠扬钟声,可即便如此,还是感觉这路途无比漫长。 一路寻去,终于敲响了一座寺庙的门。看到这寺庙,我的僮仆都高兴起来,觉得没白走这一趟。 寺庙里的老和尚为我们煮了茶,然后盘腿而坐,和我们畅谈起来,话题没有边际,十分畅快。 到了半夜,我们各自去休息了。这一路的经历就如同虚幻的梦境一般,真让人感叹啊。
关于作者
宋代韩淲

韩淲(一一五九~一二二四)(生年据《瀛奎律髓》卷二○,卒年据《全宋词》),字仲止,号涧泉,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上饶(今属江西)。元吉子。早年以父荫入仕,为平江府属官,后做过朝官,集中有制词一道,当官学士。宁宗庆元六年(一二○○)药局官满,嘉泰元年(一二○一)曾入吴应试。未几被斥,家居二十年(《石屏集》卷四《哭涧泉韩仲止》)。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有《涧泉集》二十卷、《涧泉日记》三卷。事见本集卷二、四、一四、一五、二○有关诗文。 韩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涧泉集》为底本。校以残本《永乐大典》、《瀛奎律髓》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