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景育弋阳尉官满入吴

天下之好事,不我则彼为。 何必独我出,然后为得时。 但恐才学短,讲论日以卑。 岂止身非贤,君民何所宜。 我虽无用处,连蹇于茅茨。 所幸眼未昏,英妙见于斯。 君学既不器,君才复不羁。 一尉已三年,东上不可迟。 国家仁德深,丕冒及四夷。 中间台阁尊,政事多臯夔。 拔茅果汇征,四夷易鞭笞。 薰兮方南风,听我歌此诗。

译文:

天下那些好的事情,不是我去做就是别人去做。 哪能非要我亲自出马,这才算是顺应时机。 只担心自己才学短浅,日常的讲论见识越来越低下。 这样岂止是自己称不上贤能,又怎么能让君主和百姓满意。 我虽然没什么用处,一直困顿地住在茅屋之中。 所幸的是我眼睛还没昏花,能看到像你这样杰出的青年才俊。 你的学问广博,不拘泥于一技一艺,你的才华也是自由奔放、不受拘束。 你做县尉已经三年了,向东前往吴地可不能再迟缓。 国家的仁德深厚,恩泽覆盖到四方的少数民族。 朝廷里的高官显贵地位尊崇,处理政事的多是像皋陶、夔那样的贤才。 要是贤才们都能像拔起茅草那样相互牵引而进用,四方的少数民族就容易被平定。 如今正是如南风般和煦美好的好时候,且听我为你吟诵这首诗。
关于作者
宋代韩淲

韩淲(一一五九~一二二四)(生年据《瀛奎律髓》卷二○,卒年据《全宋词》),字仲止,号涧泉,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上饶(今属江西)。元吉子。早年以父荫入仕,为平江府属官,后做过朝官,集中有制词一道,当官学士。宁宗庆元六年(一二○○)药局官满,嘉泰元年(一二○一)曾入吴应试。未几被斥,家居二十年(《石屏集》卷四《哭涧泉韩仲止》)。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有《涧泉集》二十卷、《涧泉日记》三卷。事见本集卷二、四、一四、一五、二○有关诗文。 韩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涧泉集》为底本。校以残本《永乐大典》、《瀛奎律髓》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