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翁千四知县千十四隠居山中作

翁侯两兄弟,志尚等高独。 闲心没江鸥,逸兴狎山鹿。 难兄早登第,高风动乔木。 湘南花满汀,百里正膏沐。 归作山水游,词源倾百斛。 令弟小谢徒,深沉鬰林麓。 优游千卷书,平生几竿竹。 能琴弦不理,少饮巾未漉。 兄倡复弟酬,音调谐击筑。 昼卧小窗南,烦暑在荷屋。 凉风从何来,池花动轻䔩。 顾□传新章,爽气涤炎伏。 如临古涧旁,泓澄碧环复。 如倚青林下,松风对心读。 善诗如善韵,警响间圆熟。 但令契人心,勿令骇人目。 我爱二君子,芳馨袭兰菊。 迎秋月色新,佳香满晴宿。 安得扁舟去,□□荫溪谷。 论诗暮继朝,吟思俱毣毣。

译文:

翁家的两位兄弟啊,他们的志向高尚而独特。 他们那闲适的心境,就如同江上自在的鸥鸟,飘逸的兴致能与山间的小鹿亲密相伴。 兄长早早科举登第,那高尚的风范让高大的树木都为之动容。 他在湘南任职时,繁花铺满了水边平地,那百里之地就像精心润泽过一般美好。 如今归来纵情于山水之间,创作诗词的才思如百斛之水倾泻而出。 弟弟宛如当年的谢朓一般才华出众,他沉稳地隐居在山林之中。 悠闲自在地与千卷诗书相伴,平日里只需要几竿翠竹。 有能弹奏的琴却不去理它,少量饮酒也不滤酒巾。 兄长作诗,弟弟唱和,那诗的音调和谐,如同敲击筑这种乐器一般动听。 白天卧在小窗之南,炎热的暑气被荷花环绕的屋子所阻隔。 不知从何处吹来一阵凉风,池塘里的花朵轻轻颤动着花萼。 看到他们传来新的篇章,那清爽之气驱散了炎炎夏日的闷热。 读他们的诗,就好像站在古老的山涧旁,清澈的碧水环绕四周; 又好像倚靠在青翠的树林下,听着松风的声音,用心去品读。 他们擅长作诗,就如同擅长押韵一样,诗句既有警策之语,又圆润成熟。 只希望能契合人心,而不是追求骇人听闻。 我喜爱这两位君子,他们的美好品德就像兰菊散发的芬芳。 迎接秋天时,月色清新,美好的香气弥漫在晴朗的夜空。 我怎能才能驾着小船前去,在那溪边山谷的树荫下。 从早到晚与他们谈论诗歌,吟诗的思绪都像羽毛一样轻盈灵动。
关于作者
宋代徐玑

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 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 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 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