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花篇

成阵风作车,宓妃波为茵。 良夕忽会遇,明月寒铺银。 环珮凌秋空,笙箫亦具陈。 何以慰寥廓,乐此相知新。 采珠拾翠羽,言笑生华春。 赠以金琅玕,捧以白玉人。 酌醴动芳气,妙与兰茝纫。 欢娱有聚散,美宝无贱珍。 至今寒花种,清彻莹心神。 霜皑众枿藁,孤媚良舒伸。 杜鹃望帝魂,啼血何嚚嚚。 妃子眠海棠,荒湎焉足邻。 姮女手栽桂,光彩相依因。 故知蓬瀛姿,不染纤点尘。

译文:

就像风神以风作为车子,洛水女神宓妃把水波当作垫子。在这美好的夜晚,水仙仙子突然降临相遇,明月洒下清寒的光辉,如同铺上了一层银霜。 仙子身上的环佩在秋空中叮当作响,笙箫等乐器也都陈列演奏。用什么来慰藉这空旷寂寥的天地呢?能与这般新相知一同欢乐就是最好的事。 她们采摘珍珠、拾取翠羽,欢声笑语间,仿佛春天的光华都在绽放。相互赠送着如金琅玕般珍贵的礼物,捧着宛如白玉雕琢的物件。 饮用着甜美的醴酒,散发着芬芳的气息,这美妙的氛围就如同把兰花和白芷连缀在一起。 欢乐的时光总有聚有散,珍贵的宝物本没有贵贱之分。 直到如今,水仙这寒花的品种,依然清澈纯洁,能让人心神为之一振。当寒霜使众多草木都枯萎如柴时,水仙独自妩媚地舒展身姿。 杜鹃鸟是望帝的魂魄所化,啼叫到吐血,那声音又何其喧嚣。杨贵妃醉卧海棠花畔,沉迷于荒淫享乐,哪里配得上与水仙为邻。 嫦娥亲手栽种的桂树,其光彩与水仙相互映衬。由此可知,水仙有着蓬莱、瀛洲仙人般的风姿,不沾染一丝一毫的尘埃。
关于作者
宋代徐玑

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 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 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 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