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行

盛时考槃古逸民,湖山草木咸知名。 至今八篇烂古锦,岂特五字如长城。 长驱万骑到其下,束手按甲循墙行。 大邦维翰蔽骚雅,遐冲既折犹精神。 抗衡剧孟一敌国,弹压西子孤山春。 死诸葛走生仲达,送修靖邀陶渊明。 聚蚊莫及怒雷迅,老瓦不乱黄钟鸣。 清弹岂为赏音废,自芳更问林扉扃。 鸥盟未冷浪拍拍,弋者何慕鸿冥冥。 水流山空鹤态度,冰枯雪寒梅弟兄。 梅当成实自调鼎,鹤既生子仍姓丁。 乡来偶同赋招隠,老去亦各相忘形。 故庐夜夜月如昼,少微耿耿天无云。 千金傥可市骏骨,万古适足空凡群。 百身可赎但虚语,九原唤起知无因。 为公满酌井花水,酹一抔土公应闻。

译文:

在那盛世之时,有如同《考槃》中所描述的古代逸民,他们与这湖光山色、草木生灵都远近闻名。 直至如今,他留下的八篇诗文就像绚丽的古锦般珍贵,又岂止是五字之诗有着如长城般的坚实力量。 众多文人墨客如万骑长驱而来,来到他的诗文之下,却都自觉地束手按甲,像顺着墙行走一样,不敢轻易冒犯。 他是国家的栋梁,守护着诗骚雅韵。即便岁月流逝,锐气有所折损,可精神依旧矍铄。 他能与剧孟相抗衡,如同一股能匹敌一个国家的力量,独自掌控着西湖孤山的春光。 就像死诸葛吓退了生仲达,他的风采让后辈文人如送修靖般的人,也渴望能邀得像陶渊明那样的他一同交游。 一群蚊子的嗡嗡声比不上怒雷的迅猛,破旧的瓦片的声响扰乱不了黄钟的清鸣。 他高雅的弹奏怎会因为缺少知音而停止,就像花儿自然散发芬芳,又何须在意山林的门是否紧闭。 与鸥鸟的盟约还未冷却,湖浪依旧拍打。那些心怀不轨的弋者,又何必羡慕那在高远天空中飞行的鸿雁呢。 山间水流潺潺,山色空蒙,仙鹤姿态优雅;冰雪严寒之中,梅花如同他的好弟兄般傲立。 梅花结成果实后自然能用于调和鼎鼐,发挥作用;仙鹤生下幼雏后,依旧传承着仙禽的名号。 从前偶然一同创作《招隐》之诗,如今老去,彼此都已忘却了外在的形迹。 他旧日的居所,夜夜月光如同白昼般明亮,少微星在无云的天空中闪烁着微弱而坚定的光芒。 即便能用千金买来骏马的骨头,也难以在万古之中找到能超越他的人,让凡庸之辈都显得如此渺小。 说用百身来赎回他的生命,不过是虚妄的话语,想要从九泉之下唤起他,也知道没有可能了。 我为他满满斟上一盅井花水,洒在这一抔土上,他应该能听闻我的心意吧。
关于作者
宋代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磵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有《北磵文集》十卷、《北磵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及《语录》一卷。《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浄慈寺志》卷八、《灵隠寺志》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 释居简诗,以日本应安七年(一三七四)刻《北磵诗集》及日本贞和、观应间(相当于元惠宗至正时)翻刻宋元旧本《外集》、《续集》为底本(以上均藏日本内阁文库)。另从《大藏经·北磵居简禅师语录》等书中辑得之诗作,编为第十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