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官百夫雄,盘错千仞冈。 铁干紫尤劲,铜柯青更刚。 屡吞霜雪敌,弗受斤斧戕。 支厦不为柱,跨壑犹飞梁。 胡为在泥滓,断岸繄关防。 岂伊坚贞姿,泥滓永相望。 中分枵其中,脗合相抵当。 彼巧事穿凿,我方信行藏。 惟其司出内,秉彝德之常。 谨口饱涵畜,与时相抑扬。 持满岂无道,损余端有方。 尾闾小溟渤,砥柱回污潢。 瞥尔手翻覆,枯涸随汪洋。 叔度万顷陂,未足与较量。 匠氏弗遇郢,才不登俊良。 藐然用其小,约水不得洚。 有若古豪隽,落落吞湖江。 遭时发所蕴,利泽何其厖。 时哉倘不逢,蕙帐云雾窗。 独善与兼善,一辙元非双。 任大岂遗小,养浩惟能降。 对此一感慨,勿谓吾言哤。
塘淫
译文:
高大的松树宛如百夫之长般雄伟,盘曲错节地生长在千仞高冈之上。
它那铁一般的树干,紫色的纹理显得更加刚劲;青铜般的树枝,青色的质地愈发刚强。
它屡次战胜霜雪的侵袭,不会受到斧头的伤害。
它本可以作为支撑大厦的柱子,跨越沟壑也能像飞架的桥梁。
可为何如今身处泥沼之中,在断岸之处被当作屏障。
难道它那坚贞的姿态,就要永远与泥滓为伴吗?
它中间是空的,却能完美地契合在一起,相互支撑。
那些人善于投机取巧、穿凿附会,而我却坚信自己的行为准则和出处选择。
它就像掌管出入的门户,秉持着常理,这是品德的常态。
它谨慎地收敛自己,涵养自身,随着时势的变化而屈伸。
保持盈满难道没有方法吗?削减多余的确是有途径的。
它就像尾闾能吸纳大海之水,又像砥柱能阻挡污浊的流水。
转眼间它可以让水流干枯,也能让其变得汪洋一片。
黄叔度那万顷般的胸怀,也不足以和它相比较。
就像工匠没有遇到像郢人那样的知音,它的才能就不能被列入优良的行列。
它只能被渺小地使用,用来约束水流不致泛滥成灾。
它就如同古代的豪杰俊才,气宇轩昂,有吞吐湖江的气概。
遇到合适的时机就能施展自己的才学,造福苍生的恩泽是多么的广大。
如果没有遇到好时机,就只能隐居在云雾缭绕的帐幕之中。
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本质上其实是同一条道路,并非两条不同的路。
承担大任也不会忽视小事,只有涵养浩然正气才能有所成就。
面对这一切我感慨万千,不要说我的话是虚妄荒诞之语啊。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磵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有《北磵文集》十卷、《北磵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及《语录》一卷。《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浄慈寺志》卷八、《灵隠寺志》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 释居简诗,以日本应安七年(一三七四)刻《北磵诗集》及日本贞和、观应间(相当于元惠宗至正时)翻刻宋元旧本《外集》、《续集》为底本(以上均藏日本内阁文库)。另从《大藏经·北磵居简禅师语录》等书中辑得之诗作,编为第十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