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菖蒲

陶器承昆珉,猎猎散绿丝。 饮以一杯水,卒岁长如斯。 露叶矗锋锷,霜根蟠崄巇。 昌阳欲论功,十驾不得追。 松柏脚踏土,并驱仍背驰。 寒苦我所安,泉石皆闻知。 岂意泉石间,得此偿心期。 澡濯冀怀新,疏剪贵适宜。 芳洁日以薄,潜逐炎凉移。 谓我水太清,汝便清涟漪。 抑我水太浑,古井非污池。 孤根要特立,晚节须坚持。 贞姿或不返,终当怨尤谁。 春葩与秋芗,擅美固有时。 西风一摇落,不死将安之。 亦足观物化,亦足为箴规。

译文:

用精美的陶制器皿来承载菖蒲,它那细长的绿丝般的叶子随风飘动。只需给它一杯水,它就能一年到头始终如此生机勃勃。 它的叶子带着露珠,直直挺立,好似锋利的刀剑;它的根在寒霜中盘绕,扎根在那险峻的地方。就算是昌阳(一种菖蒲)想要和它比功劳,就算努力追赶十次也追不上。它能把松柏脚下的土踩在脚下,就算是一起前行也能和松柏走出不同的方向。 我习惯了这清寒艰苦的生活,泉水和山石都知道我的心意。没想到在这有泉石的地方,能得到菖蒲来满足我的期待。 要时常给它清洗,希望它能常葆清新;对它进行修剪时,要把握好适度的原则。只是如今世间的芬芳高洁之气日益淡薄,很多事物都随着时势的冷热变化而改变。 要是有人说我的水太清了,那你自己也该像那清澈的涟漪一样纯净;要是有人嫌我的水太浑浊了,可这井水再浑也不是污水池。 菖蒲啊,你要像孤独的根一样特立独行,到了晚年更要坚守自己的气节。要是你美好的姿态不能保持,最终又能去埋怨谁呢? 春天的花朵和秋天的芳香植物,它们各自有展现美丽的时节。可一旦西风吹起,花草凋零,要是没有坚强的生命力,又怎么能存活下去呢? 从菖蒲的生长变化中,我们既可以观察到万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它也足以成为我们人生的一种警示和规范。
关于作者
宋代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磵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有《北磵文集》十卷、《北磵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及《语录》一卷。《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浄慈寺志》卷八、《灵隠寺志》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 释居简诗,以日本应安七年(一三七四)刻《北磵诗集》及日本贞和、观应间(相当于元惠宗至正时)翻刻宋元旧本《外集》、《续集》为底本(以上均藏日本内阁文库)。另从《大藏经·北磵居简禅师语录》等书中辑得之诗作,编为第十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