谿痕寒不肥,岸容晚益退。 其谁怜婆娑,明霞剪零碎。 烂烂饱泠露,酣酣俯清濑。 宛然古铜碧,嫣然靘粧对。 又若翠袖薄,瘦立烟渚外。 西风仅如许,晚节尚可待。 遂拜拒霜号,不受断肠浼。 亦岂无老成,试请推行辈。 桂腾小山馥,菊耀东篱采。 裳衬芰荷衣,服称陆离佩。 芳芷雅相乡,宿莽安敢背。 花城隔仙凡,俗说信茫昧。 独有离骚经,名氏得先载。
芙蓉
译文:
溪水在寒秋中显得清瘦,没有了丰盈之态,岸边的景色到了傍晚越发萧索,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有谁会怜惜这芙蓉花的美好姿态呢?它就像被裁剪得零碎的明霞,绚丽而迷人。
它尽情地饱饮着清凉的露水,姿态娇憨地俯临着清澈的溪流。那色泽宛如古老的铜器泛起的青绿色,娇艳的模样好似精心装扮过的美人相对。
又好似身着翠绿色衣衫的美人,衣袖单薄,孤独而清瘦地站立在烟雾笼罩的小洲之外。
西风不过如此,它的高洁晚节依然值得期待。
于是它被赋予了“拒霜”的美名,不会受到愁苦哀伤的沾染。
难道就没有像它这样有操守的“前辈”吗?试着在同类中去探寻。
桂树在小山间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菊花在东篱下闪耀着光彩。
芙蓉花的花瓣如同菱叶与荷叶制成的衣裳,配饰也与五彩斑斓的玉佩相称。
它与芳香的白芷友好相伴,就连宿莽也不敢违背与它的情谊。
花的世界仿佛隔着仙界与凡界的距离,那些世俗的说法实在是模糊不清、难以相信。
只有在《离骚》这部经典中,芙蓉花的名字能够先被记载下来,流芳千古。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磵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有《北磵文集》十卷、《北磵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及《语录》一卷。《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浄慈寺志》卷八、《灵隠寺志》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 释居简诗,以日本应安七年(一三七四)刻《北磵诗集》及日本贞和、观应间(相当于元惠宗至正时)翻刻宋元旧本《外集》、《续集》为底本(以上均藏日本内阁文库)。另从《大藏经·北磵居简禅师语录》等书中辑得之诗作,编为第十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