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虎

悠悠天壤间,务各得其所。 兽蹄交鸟迹,尧忧填肺腑。 伟哉神禹功,明德迈前古。 九畴既定位,万生斯按堵。 奔驰服牛马,飞潜适鳞羽。 虎豹嗜残暴,山林托深阻。 云胡不奠居,出辄啸当路。 昨来东家妪,云汝三瞰户。 西隣竞相告,丰豕娄攘取。 行苇既践履,生理靡繁橆。 田野日搔动,老羸困病窭。 遂使扊扅歌,不待黄昏𢾅。 唐虞全盛时,四凶怒如汝。 赫然雷霆奋,四罪同一举。 彼无罪汝意,汝特犯其怒。 商监犹未远,与汝凶孰愈。 蝮遭愚溪宥,鳄避昌黎去。 大信及豚鱼,二子吾所与。 彼暴化为仁,汝仁亦其伍。 犹来仁暴心,不隔毫发许。 度河速迁徙,负嵎毋跋扈。 况今属多事,诛求猛于汝。 两雄不俱立,孤踪曷足怙。 勿谓三家市,智勇未易数。 智者有余怒,勇者有余贾。 排云呌阊阖,长歌捎林莽。 四聪若旁达,百揆必鼓舞。 毒机发必中,万悔竟何补。 丁宁不汝欺,盍亦听吾语。 苟如不我听,是不听尧禹。

译文:

在这广阔无垠的天地之间,万物都应该各自安于适合自己的处所。那野兽的蹄印和飞鸟的踪迹相互交错,这景象让尧帝满心忧虑。 伟大啊,神禹治水的功绩,他的圣明德行超越了远古的先圣。《洪范》九畴确定了世间的秩序,万物生灵这才得以安定地生活。牛马被人类驯服用来劳作,鱼类、鸟类在水中和天空自在生存。 虎豹本性嗜好残暴,原本栖息在幽深险阻的山林之中。为何不好好安居,一出来就在大路上咆哮呢? 昨天东家的老妇人说,老虎你三次到她家门前窥探。西邻家也相互转告,说肥猪屡屡被老虎抢夺而去。路边的芦苇被践踏,百姓的生计也难以繁荣。田野里日益骚动不安,老弱之人困苦不堪,陷入贫穷和疾病之中。这使得像百里奚妻子那样的贫苦之人,不到黄昏就唱起悲歌。 在唐尧虞舜的全盛时期,四凶就像你现在这般张狂。那时天子赫然震怒,如同雷霆发作,一举惩治了四凶。人们并非无缘无故怪罪你,是你实在太让人愤怒了。商朝的前车之鉴还不远,你和那四凶相比,谁更凶恶呢? 蝮蛇得到了柳宗元的宽恕,鳄鱼在韩愈的威慑下离开了。这两位贤人的诚信能惠及豚鱼,我很赞同他们的做法。那些残暴的动物能被感化变得仁义,你若变得仁义,也能和它们相提并论。其实残暴和仁义的心念,相差不过毫厘。 你赶紧渡过河去,远远迁徙,不要凭借险要之地跋扈嚣张。何况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官府的横征暴敛比你还凶猛。两雄不能并立,你孤身一只又有什么可依仗的呢? 不要以为集市上的百姓就好欺负,其中的智者和勇者可不能小觑。智者心中积蓄着愤怒,勇者也充满着斗志。人们若向天帝呼喊,长歌之声穿过林莽。倘若天子能广泛听闻,百官必定欢欣鼓舞。一旦对老虎采取捕杀行动,那你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我诚恳地劝告你,绝不是欺骗你,你何不听听我的话呢?如果你不听从我的劝告,那就是不听从尧帝和大禹的教导啊。
关于作者
宋代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磵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有《北磵文集》十卷、《北磵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及《语录》一卷。《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浄慈寺志》卷八、《灵隠寺志》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 释居简诗,以日本应安七年(一三七四)刻《北磵诗集》及日本贞和、观应间(相当于元惠宗至正时)翻刻宋元旧本《外集》、《续集》为底本(以上均藏日本内阁文库)。另从《大藏经·北磵居简禅师语录》等书中辑得之诗作,编为第十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