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内阁蔡公归阙

丰宫周旧宅,梁国汉东关。 尹正司留钥,贤公出近班。 教条推爱利,滋蔓悉除删。 狭野耕桑急,终年狱市闲。 燕申铃阁静,荣养彩衣斑。 治迹经纶外,阴功造化间。 士林归北海,人望在东山。 一节遄趋召,西辕不可攀。 前旌霜树晓,候骑古河湾。 和气均生物,淳风复海寰。 具瞻知可副,盛德致无艰。 他日开𬬻冶,余功为铸颜。

译文:

丰宫是周朝旧时的宅第,梁国就如同汉朝东方的关隘。 您以府尹之职掌管着留都的钥匙,您本是从皇帝身边的近臣之位外放而来。 您推行的政令皆是以爱护百姓、便利民生为出发点,把那些不良的弊端和乱象都铲除消除。 在这片相对狭小的土地上,百姓们都积极地从事农耕和蚕桑之事,一整年里监狱和市场都很安宁。 您在休息办公的铃阁里安静平和,穿着彩衣以尽孝侍奉尊亲。 您治理地方的功绩在规划谋略之外得以彰显,暗中所积的功德如同自然的化育之功。 读书之人都像敬仰北海孔融一样敬重您,众人都对您寄予厚望,如同期盼东山谢安一样。 如今一道诏令迅速将您召回朝廷,您西去的车驾我们难以挽留。 前面的旌旗在霜林中迎着晓色,侦察的骑兵停在古老的河湾。 您所到之处,和畅的气息能让万物生长,淳朴的风气能使四海恢复生机。 大家都明白您完全能够担当重任,凭借您高尚的品德达成目标并不艰难。 日后您若执掌重要权位如同开启熔炉冶炼,希望也能有余力造就像我这样的人才。
关于作者
宋代张方平

张方平(一○○七~一○九一),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举贤良方正,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召直集贤院,俄知谏院。历知制诰,权知开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加端明殿学士、判太常寺。坐事出知滁州,顷之,知江宁府,入判流内铨。以侍讲学士知滑州,徙益州。复以三司使召,迁尚书左丞、知南京。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英宗立,迁礼部尚书,知郓州,还为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除参知政事,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转徙中外,以太子少师致仕。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五。赠司空,谥文定。有《乐全集》四十卷。事见《东坡后集》卷一七《张文定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八有传。 张方平诗四卷,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乐全集》为底本,校以清吴兴陶氏抄本(简称陶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季锡畴校本(简称季本)。又据《栾城集》等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