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大年集后

天上灵仙谪,人间秀气涵。 朱弦清庙瑟,美干豫章柟。 富艳三千牍,从容八十函。 典纯追古昔,雅正合周南。 温粹琼瑶润,滋𬪩稼穑甘。 微中缄海蚌,巧处吐春蚕。 璀璨龙宫出,精深虎穴探。 机衡成臲尯,嵩洛入烟岚。 寂忍修禅智,虚柔慕史聃。 骥辕曾未骋,鸾驭不停骖。 岩庙登何数,承明入独三。 可怜经济意,旧客记高谈。

译文:

杨大年就像是从天上被贬谪到人间的灵仙,他的身上蕴含着人间的灵秀之气。 他的文章如同宗庙祭祀时弹奏的朱弦清庙之瑟,音韵典雅庄重;又像豫章地区高大笔直的楠木,材质优良出众。 他创作丰富,留下了三千篇辞藻富丽华美的文章,这些作品装订成八十函,数量可观。 其作品的内容典雅纯粹,能够追慕古代圣贤之作;风格高雅端正,与《诗经·周南》的风格相契合。 文章温润纯粹,就像美玉一样散发着光泽;韵味醇厚浓郁,如同丰收的庄稼那样给人带来甘甜的享受。 他行文精妙之处,就如同海蚌中藏着珍珠,含蓄而意味深长;精巧之笔,好似春蚕吐丝,细腻而富有条理。 他的作品光彩夺目,犹如从龙宫之中涌现出来的珍宝;内容深刻精妙,仿佛是深入虎穴探寻到的奥秘。 他在创作时,文章的架构严谨精妙,犹如天体的机衡运转;他的文字意境深远,就像嵩山和洛水笼罩在烟岚之中,缥缈而有韵味。 他能像高僧一样寂静忍耐,修炼禅智;又仰慕老子的虚怀若谷、柔弱不争。 他本有着千里马般的才能,却未曾在仕途上尽情驰骋;如鸾鸟般的美好资质,却没有长久地停驻施展。 他入朝为官的次数并不多,在承明庐任职也只有三次。 可惜他有着经世济民的抱负和才略,只能成为旧日友人回忆中的高谈阔论。
关于作者
宋代张方平

张方平(一○○七~一○九一),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举贤良方正,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召直集贤院,俄知谏院。历知制诰,权知开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加端明殿学士、判太常寺。坐事出知滁州,顷之,知江宁府,入判流内铨。以侍讲学士知滑州,徙益州。复以三司使召,迁尚书左丞、知南京。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英宗立,迁礼部尚书,知郓州,还为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除参知政事,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转徙中外,以太子少师致仕。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五。赠司空,谥文定。有《乐全集》四十卷。事见《东坡后集》卷一七《张文定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八有传。 张方平诗四卷,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乐全集》为底本,校以清吴兴陶氏抄本(简称陶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季锡畴校本(简称季本)。又据《栾城集》等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