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鲁平

平也青云器,乡评推孝廉。 高怀焦尾澹,壮节湛卢铦。 与我偏心照,论交以道詹。 逸群容策蹇,美盼对无盐。 振楫期同济,提衡岂致嫌。 前年税征鞅,弥月憩衡苫。 环堵藜为榻,圭门席挂簷。 未曾忧四壁,聊与醉青帘。 且默何尝说,虽寒不附炎。 伏龙当自起,跃马要谁占。 舌在居贫乐,情亲茹蓼甜。 雅游伤遽散,流景顾将淹。 信断伤秋鴈,愁多伴夜蟾。 不堪男女泪,北望一渐渐。

译文:

鲁平啊,你拥有能够平步青云的才具,乡里的评价都推举你为孝廉。 你心怀高远,就像那琴音清澹的焦尾琴一般,志趣高雅;你有着壮烈的气节,恰似那锋利无比的湛卢剑一样,刚正不阿。 你对我格外关照,我们以道义相交,情真意切。你才能超群,却能接纳我这才能平庸之人,就如同俊美的目光看向了丑陋的无盐女。 我们曾一起扬起船桨,期望能同舟共济,彼此扶持,衡量事情公正无私,哪里会招致嫌隙。 前年你停下奔波的脚步,在我这简陋的衡茅之舍中休息了整整一个月。那屋子狭小,用藜草当床榻,门户简陋,席子挂在屋檐当作遮挡。 可你从未为这四壁空空的穷困之境而忧愁,只与我一同在酒馆中沉醉。你沉默寡言,却不随意乱说,即便处境艰难,也绝不趋炎附势。 你就像那蛰伏的卧龙,终有一日会自己奋起;驰骋纵横,又何须他人来抢占机会。 你即便身处贫困,只要舌头还在,就能安贫乐道;我们情谊深厚,就算生活如食苦蓼一般,也觉得甜蜜。 可惜我们高雅的交游突然就离散了,时光流逝得如此缓慢,让人难熬。 音信断绝,就像秋天的大雁不再传来消息,我忧愁满怀,只能伴着夜空中的蟾蜍(月亮)叹息。 我实在忍受不了思念的泪水,只能一次次向北眺望,泪水模糊了视线。
关于作者
宋代张方平

张方平(一○○七~一○九一),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举贤良方正,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召直集贤院,俄知谏院。历知制诰,权知开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加端明殿学士、判太常寺。坐事出知滁州,顷之,知江宁府,入判流内铨。以侍讲学士知滑州,徙益州。复以三司使召,迁尚书左丞、知南京。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英宗立,迁礼部尚书,知郓州,还为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除参知政事,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转徙中外,以太子少师致仕。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五。赠司空,谥文定。有《乐全集》四十卷。事见《东坡后集》卷一七《张文定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八有传。 张方平诗四卷,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乐全集》为底本,校以清吴兴陶氏抄本(简称陶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季锡畴校本(简称季本)。又据《栾城集》等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