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民三万家,四边湖海遶。 家家勤穑事,市井商游少。 荐岁逢水沴,饥劳何扰扰。 我来忝抚字,见此心如捣。 去秋仅有年,膏田尚停潦。 今幸风雨调,皆话天时好。 春喜鹊巢低,夏更蝉声早。 秧船拏参差,葑岸萦回缭。 艺插暮更急,车响转清晓。 纺筥犹挂壁,何暇张鱼鸟。 我时行近郊,小艇穿萍藻。 渚长葭薍深,野沃𥝧䅉倒。 孺子远饷归,闲暇颜色饱。 预喜省敲笞,租赋可时了。 归来轩馆静,旷荡盈怀抱。 衙退人吏散,庭庑阒窈窈。 露筿映孤亭,风荷动幽沼。 置身木鴈间,兹焉愿终老。 颠蹶走荣利,况余拙非巧。 鲈脍饭紫芒,鹅脂酒清醥。 怅然怀友生,虚斋为谁扫。
昆山初秋观稼回县署与同寮及示姑苏幕府
译文:
昆山县有三万人家,县城四周被湖海环绕。这里家家都辛勤地从事农事,街市上做买卖和四处游荡的人很少。连续几年遭遇水灾,百姓们饥寒交迫、疲惫不堪,生活一片混乱。我有幸来到这里担任地方官,看到这般景象,心里像被捣击一样难受。
去年秋天收成勉强还行,可肥沃的田地还有积水。今年幸运的是风雨调和,大家都说今年天气好。春天喜鹊把巢筑得很低,夏天蝉鸣也来得很早。秧船在水面上参差不齐地行驶着,长满菰根的堤岸弯弯曲曲。农民们傍晚还在忙着插秧,水车的响声一直持续到清晨。纺线的筥还挂在墙上,他们哪有闲暇去张网捕鸟、钓鱼呢。
我当时到近郊巡视,乘坐小艇在浮萍和水草中穿梭。长长的小洲上,芦苇和荻草长得十分茂密,田野里庄稼茁壮,沉甸甸地都快倒伏了。小孩子从远处送饭回来,神态悠闲,气色很好。我预先就为能减少对百姓的刑罚而感到高兴,因为租赋应该可以按时收齐了。
回到官署,轩馆里十分安静,我的内心也感到无比畅快。退了衙,官吏们都散去了,庭院和走廊里寂静无声。翠竹的影子映照着孤亭,风中的荷叶在幽静的池塘里摇曳。我想置身于有用和无用之间,愿意在这里终老一生。那些为了名利而奔波折腾的事,何况我本就笨拙,不擅长去做。可以品尝鲈鱼脍,吃着紫芒稻做的饭,搭配着鹅脂和清美的美酒。我惆怅地思念着朋友,空荡荡的书斋又为谁打扫呢。
关于作者
宋代 • 张方平
张方平(一○○七~一○九一),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举贤良方正,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召直集贤院,俄知谏院。历知制诰,权知开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加端明殿学士、判太常寺。坐事出知滁州,顷之,知江宁府,入判流内铨。以侍讲学士知滑州,徙益州。复以三司使召,迁尚书左丞、知南京。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英宗立,迁礼部尚书,知郓州,还为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除参知政事,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转徙中外,以太子少师致仕。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五。赠司空,谥文定。有《乐全集》四十卷。事见《东坡后集》卷一七《张文定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八有传。 张方平诗四卷,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乐全集》为底本,校以清吴兴陶氏抄本(简称陶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季锡畴校本(简称季本)。又据《栾城集》等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