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客醉归杯席阑,有客不醉坐长叹。 不醉长叹客何苦,请以眼前近事观。 客见南迁丁晋公,拥旄秉轴天禧中。 昔岁羁游客此宇,穷秋萧索随飞蓬。 渐达得意忘旧困,手提国柄矜权雄。 矜权未足俄南窜,青衫白发穷衰翁。 向者枯荣试回省,何异春宵梦一终。 人事纷纭似飞絮,钟漏声中朝复暮。 且脱鹴裘换酒来,与子相从醉乡去。
劝酒行
译文:
众多宾客都已醉醺醺地离开了,杯盘狼藉,宴席即将结束。唯有一位客人没有喝醉,坐在那里长声叹息。
这位不醉却长叹的客人啊,你何苦如此呢?且让我用眼前最近发生的事情说给你听。你看那当年被贬往南方的丁晋公,在宋真宗天禧年间,他可是手握大权、威风八面,是朝廷的重臣。
当年他也曾像一个漂泊的旅人,客居在这里。深秋时节,他形单影只,就像那随风飘荡的蓬草,生活十分凄凉。后来他时来运转,渐渐得志,便忘了曾经的穷困窘迫。他手握国家大权,还自恃权势,十分骄横。
可谁能想到,他的权势还没享受多久,就突然被贬往南方。昔日风光不再,只剩下穿着青衫、满头白发的他,成了一个穷困潦倒、衰弱不堪的老头。
你回头想想他前后的荣辱兴衰,这不就跟春夜里做了一场梦,梦醒一切就结束了一样吗?人世间的事情纷繁复杂,就像那随风飞舞的柳絮,飘忽不定。在那钟表和漏壶的滴答声中,时光匆匆流逝,早晨很快就变成了傍晚。
别再为这些世事忧愁了,咱们还是脱下鹔鹴裘去换些酒来,一起到醉乡中去忘却这尘世的烦恼吧。
关于作者
宋代 • 张方平
张方平(一○○七~一○九一),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举贤良方正,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召直集贤院,俄知谏院。历知制诰,权知开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加端明殿学士、判太常寺。坐事出知滁州,顷之,知江宁府,入判流内铨。以侍讲学士知滑州,徙益州。复以三司使召,迁尚书左丞、知南京。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英宗立,迁礼部尚书,知郓州,还为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除参知政事,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转徙中外,以太子少师致仕。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五。赠司空,谥文定。有《乐全集》四十卷。事见《东坡后集》卷一七《张文定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八有传。 张方平诗四卷,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乐全集》为底本,校以清吴兴陶氏抄本(简称陶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季锡畴校本(简称季本)。又据《栾城集》等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