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感怀呈永叔

春阳泛野动,春阴与天低。 远林气蔼蔼,长道风依依。 览物虽𫏐适,感怀翻然移。 所见既可骇,所闻良可悲。 去年水后旱,田亩不及犂。 冬温晚得雪,宿麦生者稀。 前去固无望,即日已苦饥。 老稚满田野,斲掘寻凫茈。 此物近亦尽,卷耳共所资。 昔云能驱风,充腹理不疑。 今乃有毒厉,肠胃坐疮痍。 十有七八死,当路横其尸。 犬彘咋其骨,乌鸢啄其皮。 胡为残良民,令此鸟兽肥。 天岂意如此,决荡莫可知。 高位厌粱肉,坐论搀云霓。 岂无富人术,使之长熙熙。 我今饥伶俜,闵此复自思。 自济既不暇,将复奈尔为。 愁愤徒满胸,嵘峵不能齐。

译文:

春天的阳光洒满原野,大地一片生机,春天的阴云与天空相连,显得格外低沉。 远处的树林雾气弥漫,长长的道路上微风轻轻吹拂。 观赏这些景物,我暂时获得了一些闲适之感,但很快思绪就完全转变了。 眼前所见的景象令人惊骇,所听闻的事情实在可悲。 去年先是发大水,之后又遭遇旱灾,田亩都来不及耕种。 冬天天气暖和,很晚才下雪,冬小麦存活下来的非常稀少。 未来的收成已然没有希望,当下人们就已经陷入了饥饿的困境。 老人和小孩布满田野,他们挖开泥土寻找荸荠充饥。 可现在荸荠也快被挖光了,只能依靠卷耳来维持生计。 过去都说卷耳能驱风,填饱肚子自然没问题。 但如今它却有毒性,吃了之后肠胃像生了疮一样难受。 十个人里有七八个人死去,尸体横在道路上。 狗和猪啃咬着他们的骨头,乌鸦和老鹰啄食着他们的皮肉。 为什么要残害这些善良的百姓,让他们成为鸟兽的食物呢? 上天难道是这样的旨意吗?它的安排让人捉摸不透。 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吃腻了精美的食物,他们坐着高谈阔论,说的话仿佛能碰到云彩。 难道他们没有让百姓富足的办法吗?让百姓一直安居乐业。 我如今也饥饿无依,怜悯这些灾民的同时又不禁思考自己的处境。 我连自己都顾不过来,又能拿他们怎么办呢? 忧愁和愤怒填满了胸膛,内心的不平难以平息。
关于作者
宋代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