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伯镇中秋见月九日遇雨之作

众香爱春发枯荄,我知惟动儿女怀。 天地昏酣醉梦里,人有爽思皆沈埋。 岂如秋风劲利剧刀剑,刮破天膜清光开。 衰根危蔕埽除尽,辨别松竹并蒿莱。 青娥供霜洗夜月,兼以皓露驱纤埃。 常年此夕或阴晦,今岁澄彻将快哉。 是时呼宾赏此景,渐见照我白玉杯。 清辉向人若有意,径历窗户犹徘徊。 放歌狂饮不知晓,烂熳酌客山岳颓。 时节飘流晦朔转,已觉九日来相催。 北轩隙地破苍藓,带花移得黄金栽。 倒冠露顶坐狂客,撷香咀蕊浮新醅。 最怜小雨洒疎竹,爽籁飒飒吹醉顋。 君时传诗颇精丽,意苦泥淖不得来。 开缄文采自飞动,欲和但愧顽无才。 久之黾勉强为答,嫌春爱秋真可咍。

译文:

大多数人喜爱春天,是因为春天能让枯萎的草根重新发芽,可我知道,这种喜爱不过是撩动了儿女情长的心思罢了。 天地仿佛沉醉在一场昏昏沉沉的大梦里,人们那些清爽超脱的思绪都被深深地埋藏起来。 哪比得上秋风啊,它强劲锐利如刀剑一般,一下子刮破了天空的帷幕,让清朗的月光洒了下来。 它把那些衰败的根和摇摇欲坠的花蒂都清扫干净,让松树、竹子和野草能够清晰地分辨出来。 秋夜的月亮如同仙女用霜水洗净了一般明亮,加上洁白的露水,把细微的尘埃都驱赶得无影无踪。 往年的这个夜晚,常常会是阴天或有云雾遮蔽,而今年天空澄澈,真是让人感到畅快啊! 这时我招呼宾客一同欣赏这美景,渐渐看到月光洒进我的白玉酒杯里。 清亮的月光似乎对人有着特别的情意,它直接穿过窗户,好像还在那里徘徊流连。 我们放声高歌,尽情狂饮,都不知道天已经亮了,大家尽情地相互劝酒,喝得东倒西歪,仿佛山岳都要崩塌了。 时光匆匆流逝,月缺月圆不断转换,不知不觉中重阳节已经临近,催着我们去迎接它。 我在北面的轩窗外的空地上,铲破苍苔,移栽了带着花的菊花。 一群狂放不羁的客人,帽子歪倒,头发露在外面,坐在那里采摘菊花,品尝花蕊,用新酿的酒来助兴。 最让人喜爱的是那细微的小雨洒落在稀疏的竹子上,清脆的声响就像凉爽的天籁,吹拂着我们醉红的脸颊。 你当时寄来的诗十分精美华丽,可惜因为路上泥泞难行没能前来。 打开你的书信,那优美的文字仿佛在纸间飞舞,我想和诗却惭愧自己愚笨没有才华。 犹豫了很久才勉强作答,其实嫌春爱秋这种想法,真让人觉得好笑啊。
关于作者
宋代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