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崔公孺国博西亭感怀

常虚西馆待高贤,一见襟怀两释然。 且叩真诠期进道,不论衰鬓逐凋年。 顽金在矿须当变,逸骥无鞭亦自前。 相叩屡辞虽未得,已齐朝市与林泉。

译文:

我常常空着西馆,等待着那些德才兼备的贤才到来。一旦与你相见,彼此敞开心扉,心中的疑惑和烦闷就都消散了。 咱们一起探讨那些真正的道理,期望能在道德修养和学问上有所进步,不必在意衰老的鬓发,也别去管岁月的流逝。 就像未经冶炼的矿石中的顽金,终究会经历变化成为有用之材;又如同那奔腾不羁的骏马,即便没有鞭子驱赶,也会自行向前奔跑。 我多次推辞与你相互切磋,可最终没能推辞掉。不过经过这样的交流,我已经觉得朝廷的繁华和山林泉石的幽静其实没什么差别了。
关于作者
宋代韩琦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