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行

楚山有美倾人国,家傍江城逐臣宅。 逐臣赋并日月明,琵琶遣入穹庐鸣。 哀弹不作胡儿语,冩汉遗音吊亡楚。 泪如铅水湿春风,苦心只与春风诉。 曲中愁绪乱风丝,因风寄鴈云南飞。 汉家弹作昭君怨,试问昭君别怨谁。 天生尤物天还如,仰天自笑蛾眉误。 不如强醉枕琵琶,暂时栩栩梦还家。 昭阳未有承恩地,阏氏孰与宁胡贵。 不须频下思家泪,汉女雄猜如阿雉。

译文:

楚地的山里有个美貌能让国家倾覆的女子,她的家就挨着被贬逐之臣的宅院。 那被贬逐之臣所作的辞赋与日月同辉般明亮,她抱着琵琶进入了北方的毡帐弹奏。 她哀伤地弹奏,不说胡人的话语,而是书写汉朝的遗音来凭吊已灭亡的楚国。 泪水如同铅水般落下,沾湿了春风,她的一片苦心只能向春风倾诉。 曲子里的愁绪就像凌乱的风丝,借着风把思念寄托给向云南飞的大雁。 汉朝人弹奏出《昭君怨》的曲调,可试问昭君离别后又怨恨谁呢? 天生这般美好的尤物,上天也是自有安排,她仰天自嘲,笑自己这美丽的蛾眉耽误了自己。 不如尽情喝醉,枕着琵琶,暂且像庄周梦蝶那样,快意地梦着回到家乡。 在汉朝的昭阳殿,她本就没有能获得恩宠的地方,做匈奴的阏氏又怎会不如在汉朝尊贵呢? 不必频繁地落下思家的泪水,汉朝的女子猜忌心就像吕后一样狠辣呢。
关于作者
宋代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磵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有《北磵文集》十卷、《北磵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及《语录》一卷。《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浄慈寺志》卷八、《灵隠寺志》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 释居简诗,以日本应安七年(一三七四)刻《北磵诗集》及日本贞和、观应间(相当于元惠宗至正时)翻刻宋元旧本《外集》、《续集》为底本(以上均藏日本内阁文库)。另从《大藏经·北磵居简禅师语录》等书中辑得之诗作,编为第十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