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蟾光朣朣,性静湍不起。 悠哉小天地,万化渺无蔕。 清苕半洚水月庵,碧蟾夜夜先清涵。 曩曾借榻坐凉树,细数秋毫闚夜潭。 犹来清圆捉不得,何地容兹老豪逸。 修名与月俱不死,衮衮东流几时息。 乡来万州赋此诗,寥寥百岁无此奇。 诗在天西锦官寺,珠璧照人觉形秽。
水月庵
译文:
内心的明月散发着朦胧而明亮的光辉,心性宁静就如同平静的水面,连湍急的水流都不会泛起。
这里宛如一个悠然自得的小天地,世间万物的变化在这里似乎都变得微不足道,没有了那复杂的根源。
清澈的苕溪一半水势浩大,水月庵就坐落于此,那碧绿如美玉般的月亮,每一夜都率先将清辉洒下,把这里涵容。
从前我曾在庵中借宿,坐在清凉的树下,仔细地看着夜晚的水潭,连秋天鸟兽新长的细毛都能清晰分辨。
可那清朗圆满的月亮啊,始终难以捉摸把握,这世间哪里能容纳我这个老而豪放洒脱之人呢?
美好的名声和明月一样,永远不会消逝,那滚滚东流的江水啊,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奔腾呢?
以前在万州写下这首诗,百年来都没有如此奇特的诗作。
这首诗就留在天西的锦官寺里,它如同珍珠和璧玉般光彩照人,让我觉得自己的形象都显得粗陋不堪了。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磵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有《北磵文集》十卷、《北磵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及《语录》一卷。《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浄慈寺志》卷八、《灵隠寺志》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 释居简诗,以日本应安七年(一三七四)刻《北磵诗集》及日本贞和、观应间(相当于元惠宗至正时)翻刻宋元旧本《外集》、《续集》为底本(以上均藏日本内阁文库)。另从《大藏经·北磵居简禅师语录》等书中辑得之诗作,编为第十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