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宣城元僚府掾二赵柬诸名胜三十韵

大缄遣吏牍,小缄手自抄。 两缄九鼎重,只觅一把茅。 把茅住山人,莫识所以然。 或云尔当去,云毳风翩翩。 问之何因尔,拱默俟风旨。 就列乃陈力,尸素辄屏弃。 静推尸素元,展转竟未安。 一日不自营,一日不敢餐。 竹疎不肯蕃,梅瘦不肯肥。 豆瘠不加实,菊瘁不受医。 种植系勤堕,肥瘠繄天时。 极力敢不勉,强智终奚为。 年年县官租,急不啻星火。 今年水粘天,经冬首阳饿。 人言尔何愚,冉冉霜茁颅。 料不阅坟典,岂暇观奇书。 所学昧日损,区区使人忿。 不识诸方玄,况复众妙本。 列刹鼓钟沸,四方走檀施。 问尔胡不然,我则异于是。 𫝮安只牧牛,琛师独种田。 老农与老圃,圣智愿学焉。 日日洗钵盂,吾岂尸吾庐。 丁宁勿它斥,只斥山泽癯。 谬闻世道隘,乐此山林大。 山林今复然,老我不足汰。 西南天一隅,首丘亦有狐。 云为故山雨,珠曾还合浦。 竹扉閴无人,柏子芳袅云。 贝叶照窗几,沈潜报知己。

译文:

这并非古诗词,而是一首五言排律。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的信函是让小吏用文书传递,小的信函则是我亲自抄写而成。这两封书信有着如同九鼎般的分量,我所求的不过是一处简陋的茅屋罢了。 住在茅屋里的我这个山里人,旁人都不明白我为何如此。有人说我应当离去,就像风中飘动的云朵般飘忽不定。我询问他们为何这样说,他们却拱手沉默,等着上级的旨意。 在自己的职位上就应当施展才力,如果只占着职位却不做事,那就要被屏退弃用。我静静地思索着尸位素餐的缘由,辗转反侧始终内心不安。一天不为生活营谋,我便一天不敢进食。 竹子稀疏难以繁茂,梅花清瘦难以肥硕。豆子干瘪不能饱满结实,菊花枯萎也难以救治。植物的生长状况与勤劳或懒惰有关,而它的肥瘦也依赖于天时。我怎敢不尽力而为呢,但即便勉强施展智慧,最终又有什么用呢? 年年都要缴纳县官的租税,催缴之急比星火还急迫。今年大水连天,人们整个冬天都像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一样忍饥挨饿。 有人说我太过愚笨,两鬓已渐渐生出如霜的白发。还说我大概不读经典书籍,哪有闲暇去看那些奇书。我所学的东西不能日有所损(去除杂念),这小小的事情就让人忿忿不平。我不懂得各方的玄妙道理,更何况是那众多微妙的根本。 众多寺庙里鼓钟喧闹沸腾,四方的人都来施舍财物。问我为何不是这样,我和他们的想法不同。像𫝮安禅师只专心牧牛,琛师独自耕种田地。我愿意向老农和老圃学习他们的圣明智慧。 我每天都清洗钵盂,我又怎会只占着这屋子却无所作为呢。我再三叮嘱,不要指责别人,只指责我这个隐居在山泽间的清瘦之人吧。 我错误地听闻世道狭窄,却乐于享受这山林的广阔。如今山林依旧如此,我这老头子也不值得被淘汰。 在西南的那一角天空下,连狐狸死时都知道头朝着自己的巢穴。我的思绪就像故乡山上的雨,我就像那失而复得的合浦珍珠一样,最终回到了这里。 竹门寂静无人,柏子的香气袅袅飘入云中。贝叶经映照在窗几之上,我沉浸其中,以报答知己的情谊。
关于作者
宋代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磵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有《北磵文集》十卷、《北磵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及《语录》一卷。《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浄慈寺志》卷八、《灵隠寺志》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 释居简诗,以日本应安七年(一三七四)刻《北磵诗集》及日本贞和、观应间(相当于元惠宗至正时)翻刻宋元旧本《外集》、《续集》为底本(以上均藏日本内阁文库)。另从《大藏经·北磵居简禅师语录》等书中辑得之诗作,编为第十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