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赵府录

知义称仲子,义岂仲子明。 康章果何事,其如通国人。 国人眼芒羊,眇视终不亲。 悠悠鹿为马,扰扰丹成青。 轲岂好辩哉,隠若不得平。 斥矫如斥羊,子孝俾孝信。 高风既偃草,雄辩如建瓴。 真固易为赝,赝亦难逃真。 至今百世下,粲粲日与星。 向来宣城掾,赵擅梁楚声。 束书甫言归,议者纷而纭。 番腾巧如织,萋菲骈相新。 老我若病瘖,不觉勇自鸣。 掾自仙源来,世袭清流盟。 家法凛雪霜,厥绪方振振。 诸父相颉颃,渭阳更轮囷。 佞贤决雄雌,霄壤与渭泾。 轲死虽无传,此舌死不泯。 不与智者道,此道谁商评。

译文:

人们都称赞仲子知晓大义,可实际上大义哪是仲子能真正明白的呢。康章到底做了什么事啊,全国的人都对这件事有看法。 国人的眼睛昏花不明,轻蔑地看待事情,始终不能客观亲近地去了解。世间悠悠然把鹿说成马,纷纷扰扰地将红变成青,黑白颠倒。 孟子难道是喜欢辩论吗?只不过心中好像有不平之事不得不说出来。孟子斥责那些虚伪做作的人就如同斥责邪恶的羊一样,让做儿子的懂得孝顺,让诚信得以彰显。 孟子高尚的品德就像风吹倒草一样影响着他人,他的雄辩如同高屋建瓴,势不可挡。真实的东西容易被假冒,但假冒的也终究逃不过被真实戳穿。 直到如今百世之后,孟子的光辉还像日月星辰一样灿烂。 以前有个宣城的属官,姓赵的在梁楚之地声名远扬。他收拾书籍刚说要回家,议论他的人就纷纷扰扰地出现了。 那些议论如同精心编织的谎言一样翻来覆去,恶意中伤的话不断翻新。我这把老骨头原本像个哑巴一样沉默,不知不觉也鼓起勇气为他发声。 这位属官从仙源而来,世代传承着清流的盟约。他家的家法森严如霜雪,家族的事业正兴盛蓬勃。 他的诸位长辈相互竞争、各有风采,他的舅氏更是才学出众、不同凡响。是奸佞还是贤良,这就像天地的差别、渭水和泾水的清浊一样分明。 孟子死后虽然他的学说传承有所缺失,但我这张嘴就算到死也不会让正义的声音泯灭。要是不跟有智慧的人谈论这些道理,这道理又有谁来商量评判呢。
关于作者
宋代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磵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有《北磵文集》十卷、《北磵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及《语录》一卷。《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浄慈寺志》卷八、《灵隠寺志》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 释居简诗,以日本应安七年(一三七四)刻《北磵诗集》及日本贞和、观应间(相当于元惠宗至正时)翻刻宋元旧本《外集》、《续集》为底本(以上均藏日本内阁文库)。另从《大藏经·北磵居简禅师语录》等书中辑得之诗作,编为第十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