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敬行可开两池曰双照

照与照者,影沈迹绝。 尔如何其,自起途辙。 傍睨语我毋庸疑,倚櫺为我赋两池。 谓言物物皆吾诗,绝怜思苦槁弗滋。 不忍污此清涟漪,不然小需载生魄,碧潋不摇皆玉色。 一池各有一眉新,眉间喜气浮津津。 悠然散作无边春,辗轮半仄朣朣蘸,明透方方两团鉴。 更征此义吾无说,莫问清池问明月。

译文:

这诗句的意思是: 能映照的和被映照的事物,它们的影子和踪迹都消失在水中。可你却要怎么做呢,自己开辟出了新的途径。 旁边有人斜着眼看我,告诉我不用怀疑,还靠着窗棂让我为这两池赋诗。他说世间万物都是我诗中的素材,可我却怜惜自己苦苦思索,灵感枯竭,毫无生气。 我不忍心让这清澈的涟漪被玷污,不然就稍微等一等,等到月亮有了月牙之后,那碧绿的水波平静不摇,就会呈现出如玉般的色泽。 每一个池子都好像有一道崭新的眉毛,眉间洋溢着喜气。这喜气悠然地散开,化作无边的春意。月亮如车轮般斜挂着,朦胧的月光蘸染着池水,明亮的月光透过池水,就像两团方正的镜子。 若要再探究这其中的深意,我也说不出什么了,别再问这清澈的池子了,去问问那明月吧。
关于作者
宋代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磵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有《北磵文集》十卷、《北磵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及《语录》一卷。《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浄慈寺志》卷八、《灵隠寺志》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 释居简诗,以日本应安七年(一三七四)刻《北磵诗集》及日本贞和、观应间(相当于元惠宗至正时)翻刻宋元旧本《外集》、《续集》为底本(以上均藏日本内阁文库)。另从《大藏经·北磵居简禅师语录》等书中辑得之诗作,编为第十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