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六月二十六日作飘风行

疎櫺夜肃肃,须臾复萧萧。 怒穴土囊口,倏若钱塘潮。 举屋如断梗,拔木如拔苗。 破山老苍髯,深林古风标。 蟠错黄金园,戛摩丛玉霄。 九秋娄战伯,万窍皆声销。 拗折巢鹤顶,攧折潜虬腰。 断裂到臃肿,更复论楚翘。 阅世今几何,殒身不崇朝。 遂使青童童,不及红夭夭。 痛此梁栋具,充它烹饪樵。 多应蜚廉慵,虐致生物妖。 至今月蚀篇,首恶当嘲调。 因依获附丽,傲很仍矜骄。 佳树首见凌,绿发首见雕。 曷若凉解愠,又令不鸣条。 生春日酣酣,吹雪停瀌瀌。 昌稷丰薿薿,殄莠除翘翘。 四郊扫烽烟,九天清泬寥。 云开鬰蓝天,观阙飞岧嶤。 群后灵在兹,不曰舜与尧。 愿辍股肱佐,下昌熙洽朝。 天远云不来,借便抟扶摇。

译文:

夜晚,稀疏的窗棂间传来肃肃的风声,转眼间又变成了萧萧的声响。风好似从土囊口的洞穴中愤怒地涌出,迅速得就像那汹涌澎湃的钱塘潮。 整座房屋如同折断的草梗一般摇摇欲坠,狂风拔起树木就如同拔起幼苗一样轻而易举。那山中古老的苍松,原本是深林里具有古风高标的存在。它们的根须像黄金一般盘绕交错,枝干相互摩擦仿佛能触碰云霄。 到了深秋,风就像一位好战的将领,所有的孔窍发出的声音都消失了。风把鹤巢所在的树顶拗折,让潜伏的虬龙般的树木腰肢折断。那些臃肿的树木被吹断,更不用说那些出众的树木了。 这些树木经历了世间多少年的风雨,却在不到一个早晨的时间就丧失了生命。这就使得原本青葱翠绿的树木,还比不上那些红艳夭夭的杂花。 让人痛心的是,这些本可成为栋梁之材的树木,却被当作了烹饪的柴火。大概是风神蜚廉太过慵懒失职,才导致这场暴虐的灾害,让生物出现这样的怪异景象。 就像过去写月蚀的篇章一样,这罪魁祸首应该受到人们的嘲讽和指责。那些借着风力得以依附的东西,既傲慢凶狠又自高自大。 优良的树木首先遭到欺凌,翠绿的枝叶首先被摧残。为什么风不能像凉爽的清风那样化解人们的烦闷,又让草木不被吹折呢? 要是风在春天能像温暖的气息,让万物在春日里酣畅生长,能像停歇的雪一样安静祥和。让庄稼长得茂盛,铲除那些莠草恶木。 让四郊的烽烟都被扫净,让九天之上的天空清澈空阔。云开雾散,露出郁蓝的天空,宫殿楼阁高高耸立。 各位贤明的君主神灵就在这里,不就如同舜和尧一样圣明吗?希望能派遣得力的大臣辅佐,让国家昌盛,迎来和乐融洽的朝代。 只是天那么高远,云也不来,只能借着风力像大鹏一样展翅高飞,去实现这美好的愿望啊。
关于作者
宋代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磵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有《北磵文集》十卷、《北磵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及《语录》一卷。《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浄慈寺志》卷八、《灵隠寺志》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 释居简诗,以日本应安七年(一三七四)刻《北磵诗集》及日本贞和、观应间(相当于元惠宗至正时)翻刻宋元旧本《外集》、《续集》为底本(以上均藏日本内阁文库)。另从《大藏经·北磵居简禅师语录》等书中辑得之诗作,编为第十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