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此庵塔

痛遭圆悟手,悔上毒龙冈。 义断生难续,冤深死弗忘。 出言非动口,验贼不须赃。 火后红莲舌,堂堂现广长。

译文:

这首诗较有佛教哲理内涵,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曾惨痛地遭受圆悟禅师那样的手段(这里“圆悟”可能代指某种高僧的严苛教导等),如今后悔登上这好似毒龙盘踞的山冈。 在义理上一旦断绝就难以再延续,冤仇如此之深,就算死去也不会遗忘。 说出言语并非仅仅是动一动口那么简单(暗指言语中蕴含深意),要验证一个人是否为恶徒不一定非要找到赃物(意即判断善恶有更本质的依据)。 就像经历大火后红莲般的妙舌,堂堂正正地展现出广阔而深长的佛理(“广长舌”在佛教中是佛的一种相好,象征能广说妙法)。
关于作者
宋代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磵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有《北磵文集》十卷、《北磵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及《语录》一卷。《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浄慈寺志》卷八、《灵隠寺志》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 释居简诗,以日本应安七年(一三七四)刻《北磵诗集》及日本贞和、观应间(相当于元惠宗至正时)翻刻宋元旧本《外集》、《续集》为底本(以上均藏日本内阁文库)。另从《大藏经·北磵居简禅师语录》等书中辑得之诗作,编为第十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