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别金銮归玉几,鳗井无风波浪起。 中兴天子紫泥新,老牛特地重穿鼻。 风云腾踏庆三朝,端自灵山同受记。 龙湫坐断最高峰,圣谛提持第一义。 侬家虀瓮深无底,炎炎毒气难回避。 瓠落有容无滴水,无限英灵都浸死。 有时却作死马医,绝后再苏知几几。 忽闻拂袖下层翠,江上截流航一苇。 一个闲人天地间,迈古超今谁敢拟。 浮图影里旧经行,祖祢余殃今未已。 更运深慈等大千,毒种绵绵亦如是。
空东山忌日
译文:
这首诗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为其中包含了很多佛教相关的意象和隐喻,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笑着告别朝堂的金銮殿回到如美玉般的座席之处,鳗井明明没有风,却掀起了波浪。
中兴之主新下了紫泥诏书,这老牛啊,特意又被穿上了鼻子(比喻僧人被朝廷事务束缚)。
风云变幻,他经历三朝荣耀显赫,最初从灵山就一同接受了佛的授记。
他稳坐在龙湫所在的最高峰,秉持着佛教的真谛和第一义理。
我家的咸菜瓮深得看不到底,那炎炎的毒气让人难以回避。
大葫芦看似能容纳很多东西,却一滴水也装不下,无数的英灵都被这“空”给淹没了。
有时候他就像给死马治病的医生,让断绝的生机再次复苏,可这能有几回呢?
忽然听闻他拂袖走下那层层翠色的山峦,在江上驾着一片苇叶般的小船截断江流。
他是天地间的一个闲人,超越古今,谁敢与他相比。
那佛塔的影子里曾是他往日行走之处,祖先遗留的祸殃到现在还没有停止。
他更以深厚的慈悲之心对待整个大千世界,这如同毒种般的因果绵绵不绝也是如此。
需要说明的是,此诗中佛教义理的表达较为晦涩,翻译可能不能完全精准传达其本意。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磵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有《北磵文集》十卷、《北磵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及《语录》一卷。《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浄慈寺志》卷八、《灵隠寺志》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 释居简诗,以日本应安七年(一三七四)刻《北磵诗集》及日本贞和、观应间(相当于元惠宗至正时)翻刻宋元旧本《外集》、《续集》为底本(以上均藏日本内阁文库)。另从《大藏经·北磵居简禅师语录》等书中辑得之诗作,编为第十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