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宗杰首座画像赞

性具染指,鼎味咸在。 容膝归休,日用三昧。 不动口,不饶舌。 人无闻闻,吾无说说。 翻嗟普眼,弗见普贤。 为渠去却,眼中金屑。 复道行空,白银为阙。

译文:

这首诗其实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古诗词,而是一篇赞文。以下是翻译成相对直白的现代汉语: 本性具足一切,就如同染指于鼎中,那鼎里各种味道都已包含其中。有个仅能容下双膝的小地方用来归隐休憩,在日常的生活里就已经能领悟佛法的奥妙。 他不会轻易开口,也不喜欢多嘴饶舌。别人听不到他特意讲经说法,他也不会刻意去宣扬什么道理。 反而让人感叹那有普眼之能的人,却看不到普贤菩萨的真谛。要为他去除掉眼中像金屑一样的妄念。 想象那空中有上下两层通道交错,宫殿是以白银筑成的宫阙。 这首赞文围绕着佛法感悟、修行境界以及超脱妄念等方面,运用了一些佛教相关的意象和概念,以上翻译是尽量结合文意进行的通俗表达。
关于作者
宋代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磵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有《北磵文集》十卷、《北磵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及《语录》一卷。《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浄慈寺志》卷八、《灵隠寺志》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 释居简诗,以日本应安七年(一三七四)刻《北磵诗集》及日本贞和、观应间(相当于元惠宗至正时)翻刻宋元旧本《外集》、《续集》为底本(以上均藏日本内阁文库)。另从《大藏经·北磵居简禅师语录》等书中辑得之诗作,编为第十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