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刘圣与游土山韵

巨浸邑东南,西北起培𪣻。 意恐七泽翻,遗此镇其后。 我来雪霜降,阳和开岁首。 平波十万顷,如镜照妍丑。 尚想雷霆击,水立蛟龙走。 微此一抔土,群生鱼鳖久。 山人岂解此,采掇竞薪槱。 飞香识早梅,柴门深处有。 攀条情正浓,催归回鹢首。 幽怀殊未惬,陶写頼诗友。 春事甫权舆,重来多载酒。 会有不速客,带索老荣叟。

译文:

在城市的东南方向是一片巨大的水域,而西北方向则隆起了一座小土山。想来大概是担心那如同七泽般汹涌的大水泛滥,所以留下这座土山在后面镇守。 我前来的时候正值霜雪降临,可阳气已在岁首开始萌动。那平静的湖面有十万顷之广,就像镜子一样清晰地映照出美丑。我还能想象到当初雷电交加、波涛汹涌之时,水浪直立而起,蛟龙四处奔逃的景象。要是没有这小小的一抔土山,百姓们恐怕早就像鱼鳖一样葬身水底了。 山上的人哪里懂得这些道理,他们只顾着竞相采摘草木当作柴薪。我闻到那飘散的香气,才知道早梅已经开放,就在那柴门的深处。我攀着梅枝,正沉浸在浓浓的兴致中,却被催促着回去。 我内心深处的幽情还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只能依靠诗友们的诗作来抒发排解。如今春天才刚刚开始,等下次再来的时候一定要多带上些美酒。说不定到时候还会有一位不请自来的客人,就像那带着绳索、安贫乐道的荣启期老先生一样。
关于作者
宋代刘宰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历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征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仑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