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十三首 其三六

师之一字太孤危,文□□无作者知。 不领韶阳提起处,且从默处认残碑。

译文:

这首诗有个别字缺失,可能影响完整精准的理解,但我大致为你翻译如下: “师”这个字所代表的含义实在是太过独特且充满了不确定性与高风险性,在文字和道理之中,已经没有真正的有识之士能够参透其中深意了。 如果不能领会韶阳禅师所点醒之处的要义,那么暂且就从那无声静默之处去辨认那残旧的碑石,试图从中找寻一点线索吧。 这里“师”在佛教语境里一般有对师长、修行指导者等的含义;“韶阳”通常指韶阳禅师,他有很多独特的禅机开示。而“从默处认残碑”有一种在看似隐晦、寂静的地方去探寻真理的意味。
关于作者
宋代释文礼

释文礼(一一六七~一二五○),号灭翁,俗姓阮,临安(今属浙江)天目山人,因别号天目。年十六,依乡之真向寺僧智月得度,遍参名师。历主临安广寿、净慈,永嘉能仁,安吉福泉,四明天童等刹,归终于梁渚之西丘。理宗淳祐十年卒,年八十四。事见明崇祯《天童寺志》卷六《宋天目禅师行状》。 释文礼诗,据《颂古联珠通集》、《天童寺志》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