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桥

伯鸾出京师,慷慨歌五噫。 岂无济时心,升降与我违。 有来适吴中,舂粱救寒饥。 吴人皋伯通,舎之慰穷栖。 方志虽或除,此桥犹可稽。 伯鸾号逸民,佳传照绿绨。 伯通頼有此,庶几与之齐。 至今阊门外,两冢陪要离。 累累各高大,冥冥春草萋。 古者贤哲人,不计凤与鸡。 焜耀亦偶尔,埋没何凄兮。 出语贺两公,亦以昌吾诗。

译文:

当年梁鸿从京师洛阳离开,心怀慷慨,唱出了那《五噫歌》。他难道没有拯救时世的心意吗?只是世道的兴衰起伏和他的理想背道而驰。 后来他来到了吴中地区,靠给人舂米来解决饥寒之苦。吴地有个叫皋伯通的人,收留了他,让他能有个安身之所。虽然地方志可能在流传中有所缺失,但这座纪念他们的皋桥还能让人去探寻那段往事。 梁鸿被称为逸民,他那美好的传记被收录在珍贵的书卷里,闪耀着光芒。皋伯通也幸亏有收留梁鸿这件事,才能差不多和梁鸿一样被人铭记。 直到如今,在阊门之外,梁鸿夫妇和要离的坟墓相伴在一起。它们一个个都高大显眼,在寂静之中,春天的荒草长得十分茂盛。 古代那些贤明智慧的人,不会去计较是和凤凰还是和鸡共处。有的人一时荣耀显赫,也不过是偶然的;有的人被埋没无名,又是多么凄凉啊。 我写下这些话语来赞颂梁鸿和皋伯通,也是希望能让我的诗作也因此而兴盛。
关于作者
宋代周文璞

周文璞(约公元1216年前后在世)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等,阳糓(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中前后在世。祖上农事耕桑。祖、父随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他在宁宗时曾任过溧阳县丞,后隐居于方皋,穷困潦倒。与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友好。著有《方泉集》四卷。《四库总目》张端义极称他的灌口二郎歌、听欧阳琴行、金铜塔歌,以为不减李贺与李白。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