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病六十朝,尪羸欲颠踬。 中虚苦暴下,外怯因多涕。 风邪动感触,寒热肆留滞。 百病果难堪,未免趣医至。 携持篚与箧,众药要尽试。 㕮咀和参术,煎煮杂姜桂。 了无铢寸功,徒有千百累。 金丹号起死,入腹作鼎沸。 服之不能瘳,束手信无计。 嗟余有天命,未许药石治。 再拜谢群医,云病且平易。 堆床屏丸散,养体亲滋味。 曾不数阅日,颇能安寝寐。 昨朝偶寻镜,自喜有瘥意。 俄惊一目赤,灸灼如頳尾。 薰疗技已穷,赤势殊未既。 平旦涩难开,未晚痛先闭。 于何我久病,复有此兢悸。 当时呻吟余,犹解阅文字。 兹焉眼如瞽,把卷直欲弃。 旧书满窗几,日读不省记。 赋性已不灵,此疾胡可被。 悲来祇头低,坐处每酸鼻。 何时双眼明,一览经满笥。 行谊颜孟俦,文辞典坟媲。 和顺积厥躬,膏泽施当世。 今为辕下驹,横空但有气。 又似笼中鹤,束缚剪两翅。 会当有时节,飞骛历万里。
病后寄郑自正
译文:
我卧病已经六十天了,身体瘦弱得仿佛随时都会跌倒。
体内虚弱,饱受腹泻之苦;体表畏寒,常常涕泪横流。风邪容易触动我的病症,让我时而发冷时而发热,病情一直拖延不愈。各种病症加在一起实在难以忍受,不得已只好把医生请了过来。
医生带着竹筐和箱子,要把各种药都试个遍。将药物切成小块,把人参、白术等混合在一起,煎煮的时候还掺杂着生姜和肉桂。然而这些药一点儿功效都没有,白白让我受了千百般的拖累。
有一种号称能起死回生的金丹,吃下去后肚子里就像鼎在沸腾一样难受。吃了它也没能治好我的病,我实在是毫无办法,只能束手无策。
唉,我想这大概是命中注定,不让药石来治疗我的病吧。我恭敬地向各位医生拜谢,告诉他们我的病还算容易调养。
我把堆在床上的丸药、散药都撤掉,开始注重饮食来调养身体。没过几天,我就能安稳地睡觉了。
昨天早上我偶然拿起镜子一照,暗自高兴病情好像有了好转的迹象。可没多久,我突然惊恐地发现一只眼睛红了起来,又疼又热,就像被火灼烧的红尾巴一样。各种熏蒸治疗的办法都用完了,眼睛红肿的势头却丝毫没有减弱。
清晨的时候,眼睛干涩得难以睁开;还没到晚上,就因为疼痛而闭上了。为什么我久病未愈,又添了这样让人心惊胆战的毛病呢?
当初我呻吟病痛的时候,还能阅读文字。如今眼睛像瞎了一样,连书卷都想扔掉。
旧书摆满了窗户和桌子,我每天阅读却什么都记不住。我生性本就不聪慧,这病又怎么能好呢?
悲伤袭来时,我只能低着头,坐在那里常常心酸落泪。什么时候我的双眼才能恢复光明,把装满竹箱的经书都看个遍啊。
我希望自己的品行能与颜回、孟子相媲美,文章能和《三坟》《五典》那样的经典相匹敌。让温和善良的品德在自己身上积聚,把恩泽施与当世的人们。
可如今我就像套在车辕下的小马驹,虽然心怀凌云壮志,却只能被困住;又好似关在笼子里的仙鹤,被束缚着,翅膀也被剪掉了。但我相信总会有那么一个时候,我能像鸟儿一样振翅高飞,驰骋万里。
关于作者
宋代 • 陈宓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复,学者称复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干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历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