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饥谁与哺,衣破谁与补。 田家安乐时,尚有饥寒苦。 况值久旱余,十须逾缺五。 加以疟鬼威,空庐倍贫窭。 我适丁此时,期以报君父。 人言灾害深,未知嗟近古。 里闾十家聚,往往半理土。 伊予忝刍牧,上恐负仁主。 或妇失其夫,或子失其母。 累累日就尽,公私窘捐瘠。 此是政令乖,伊谁所自取。 尝乞减十算,苍穹未蒙许。 遂使强惭颜,缪称事摩抚。 日冀天色寒,旧恙或可瘉。 如何腊已至,未有雪花舞。 明当自投劾,待罪听官府。 頼有贤二车,殚心能活汝。 万一得归田,终焉与樵侣。 躬耕可足食,为酒祀考祖。 庶几樗栎材,没齿远斤斧。
延平次郑倅答田父词韵
译文:
孩子饿了谁来给他喂奶,衣服破了谁来为他缝补。
田家在安乐的时候,尚且还有饥寒交迫的痛苦。
何况现在正值长久干旱之后,十成的收成连五成也达不到。
再加上疟疾肆虐逞威,空荡荡的屋子里人们更加贫穷。
我恰好赶上这个时候,期望能以此报答君主。
人们说灾害非常严重,却不知道这是近古以来罕见的惨状。
村子里十户人家聚集在一起,往往有一半人已经入土。
我愧为地方官,向上怕辜负了仁爱的君主。
有的妇女失去了丈夫,有的孩子失去了母亲。
人们一个个地相继死去,官府和百姓都因人口减少、贫困交加而陷入困境。
这是政令有偏差,这是谁造成的呢?
我曾经请求减免赋税,却没有得到上天的应允。
于是只能强忍着羞愧,勉强地说要好好安抚百姓。
每天都盼望着天气寒冷起来,旧病或许能够痊愈。
可为什么腊日都已经到了,还没有雪花飞舞。
明天我就自行弹劾自己,等待官府的惩处。
幸亏有贤明的郑倅,他尽心尽力能够拯救你们。
万一我能够回到田园,最终和打柴的人相伴。
亲自耕种能够有足够的粮食,酿些酒来祭祀祖先。
或许我这无用之材,能终生远离官场的斧凿之灾。
关于作者
宋代 • 陈宓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复,学者称复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干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历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