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南道中

乍寒忽暖初冬候,已熟慵收大有年。 社鼓呼人鸣坎坎,山童待月舞跹跹。 旅行可饱鱼虾味,疾步不惊鸡犬眠。 外户夜开今已见,何时斗米直三钱。

译文:

在初冬时节,天气一会儿寒冷一会儿暖和。这一年庄稼早已成熟,人们却不慌着去收割,因为是个大丰收的年头。 社日的鼓声咚咚作响,好像在呼唤着人们,充满了热闹的气氛。山间的孩童在月光下欢快地翩翩起舞。 我在旅途中能够尽情品尝到鲜美的鱼虾味道。我脚步轻快地走着,也不会惊扰到正在沉睡的鸡和狗。 如今我已经看到了夜晚门户大开、无需防备的安宁景象。可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实现一斗米只卖三钱这样物价低廉、百姓富足的美好生活啊。
关于作者
宋代陈宓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复,学者称复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干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历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