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三首 其二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螀。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译文:

庭院里的秋草,有的短有的长,各自在秋风中带着秋意生长着。那悲戚的蟋蟀一声声鸣叫,寒蝉也发出阵阵声响,它们好像在互相回应着。 院子里的豆花仿佛懂得要和邻居交好一样,它的藤蔓不断地伸展,十分殷勤地远远爬过了院墙。
关于作者
宋代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