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无量院

佛屋欹斜老翠微,小轩犹记昔游时。 江云带雨凉生竹,野水迎潮暗入篱。 门外风波僧自识,山中朝莫客曾知。 眼明素壁关情久,十载财能写此诗。

译文:

寺庙的房屋倾斜地坐落在古老葱郁的青山之中,那小小的轩阁还让我清晰地记起往昔游览此地的情景。 江上的云朵携带着雨意,让竹林间生出阵阵凉意;郊外的水流随着潮水涌动,暗暗地漫入了竹篱。 门外江面上的风浪,寺里的僧人自然能深刻地认识和感知;山中的清晨与黄昏,我这个曾经到访的客人也了解。 我目光明亮地看着那洁白的墙壁,深情凝望了许久,十年的时光过去,我才有能力把这次重游的感受写成这首诗。
关于作者
宋代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