蕺山戒珠寺寺王右军故居也

叶叶东风吹客衣,昌安寺里晚游时。 欹斜竹屋羲之宅,磨灭经幢率府碑。 佛化是谁留实相,鹅亡犹自见方池。 逢僧小作煎茶供,略问源流笑不知。

译文:

在东风轻柔地吹拂着我的衣裳的日子里,傍晚时分我来到了昌安寺游览。 歪斜的竹屋,那便是当年王羲之居住过的地方;历经岁月侵蚀的经幢,上面的率府碑文字迹已经模糊难辨。 佛法究竟是谁留存下这真实的影像呢?当年王羲之喜爱的鹅虽然早已不在了,但那养鹅的方池依旧存在。 我遇到寺里的僧人,他为我煮了茶来招待。我向他简单询问这地方的历史源流,他却笑着说自己也不太清楚。
关于作者
宋代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