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行

神山鼎峙沧海东,瑶池翠水环银宫。 朝霞夕霏自今古,飙车羽轮何憧憧。 文馆岧峣霄汉立,群贤飞珮翔鹓鸿。 人间风日总不到,逍遥宛在神山中。 苕谿闽山两仙伯,双槎贯月凌溟蒙。 分光东壁笔摛锦,携手西昆气垂虹。 承明厌直江湖去,回首云雾迷方蓬。 风萍既散俄复聚,赤帷朱轓巧相逢。 旧游共说横秋下,城隅胜槩髣髴同。 寓意瀛洲规小筑,轩楹突兀浮青红。 弱水休论三万里,玉楼未羡十二重。 洞门无锁棠阴昼,太华吹香藕花风。 夜藜吐耀来太乙,旨酒共饮烦壶公。 临汝自昔号仙窟,左有灵谷右峨蜂。 浮丘老翁跨白鹤,魏坛元君携青童。 欣闻琼宙出金柅,往往挽袂来相从。 祇恐济世缘未了,一麾一节难久容。 九天丹凤衔双诏,修门并辔摇冬珑。 不但十八学士同步武,风云廊庙两两登夔龙。 共办霖雨舟楫功,他年相与骑鲸追乔松。

译文:

在那沧海的东边,有三座如神一般的山峰鼎足而立,四周是如瑶池般翠绿的水环绕着银色的宫殿。 从远古至今,清晨的彩霞和傍晚的雾气都在这里自然地变幻,那驾着疾风的车辆和羽饰的车轮来来往往,十分热闹。 文学馆高高地矗立在云霄之上,众多贤才身佩美玉,如鹓鸿般轻盈地飞翔。 人间的风风雨雨都无法到达这里,仿佛逍遥自在地处在神山之中。 苕谿和闽山的两位贤能之士,如乘双槎穿越月亮般,在迷茫的天际中遨游。 他们的才情如同在东壁星的光辉下,挥笔就能写出锦绣文章,携手并肩,气概如西昆体诗人般气势如虹。 在承明庐值完班后,他们厌倦了宫廷生活,前往江湖之地,回首望去,云雾已经遮住了蓬莱仙山。 曾经如风中浮萍般离散的他们,不久后又相聚在一起,乘坐着华丽的车子偶然相逢。 他们一同说起过去在秋高气爽之时的游历,城边的美景似乎都差不多。 他们寄情于瀛洲仙境,规划着建造一座小的居所,那轩窗和柱子高耸,色彩鲜艳夺目。 不用再说那遥远的三万里弱水,也不用羡慕那十二重的玉楼。 洞门没有锁,白天在棠阴下十分宁静,还有太华山吹来带着藕花香的风。 夜晚,像太乙真人持藜杖照明那样充满光辉,还能与壶公一起举杯共饮美酒。 临汝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号称是神仙居住的洞窟,左边有灵谷,右边有巍峨的山峰。 浮丘老翁骑着白鹤,魏坛元君带着仙童。 欣喜地听说这里的精美屋宇建成,神仙们常常挽着衣袖前来相伴。 只恐怕他们济世的缘分还未了结,不能长久地在这里安闲度日。 不久之后,朝廷的诏书如九天丹凤衔来,他们会并辔前往京城,车马的铃铛声在冬天中作响。 他们不仅能像十八学士那样一同前行,还会在朝廷的风云变幻中,如同夔龙般一同登上高位。 共同建立如及时雨和舟楫般的功绩,到了晚年,一起骑着鲸鱼去追寻仙人乔松的踪迹。
关于作者
宋代赵汝𬭬

赵汝𬭬,号训武,原名汝皓。太宗八世孙(《宋史》卷二二七《宗室世系表》)。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官知温州。事见清《历朝上虞诗集》卷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