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雷行

三月廿八雪,十月十九雷。 日官起历失气朔,深春为腊冬为梅。 衣巾暄淑糁白醭,研席昏湿凝青埃。 阶头蠢䏰上未已,阵阵送雨千峰来。 水乡种早场已筑,山乡种晚镰方催。 漏天未信解晴否,低田芽茁高田摧。 老农一饱不自保,愁面百折何当开。 君不见太史局申十月雷,麦成堆。

译文:

三月二十八日竟然飘起了雪花,十月十九日又响起了雷声。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制定历法时,把节气和朔望都给弄错了,以至于在这本该温暖的暮春时节却如寒冬腊月,而寒冷的冬天却像是梅花盛开的早春。 人们的衣巾本应在温暖宜人的气候里,却布满了白色的霉斑;书房的书桌和坐席潮湿昏暗,凝结着青色的尘埃。台阶上的蜗牛不断地往上爬,紧接着,从各个山峰涌来阵阵雨云。 水乡早稻种植的田埂已经修筑好了,而山乡晚稻种植的庄稼正等着镰刀去收割。这雨像漏了天一样下个不停,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放晴,低洼田地里的稻芽刚茁壮成长,高田的庄稼却被雨水摧残。 老农们连一顿饱饭都难以保证,满脸的愁容皱了又皱,什么时候才能舒展开啊。您难道没看到太史局报告十月响雷后,麦子会丰收堆积如山的说法吗?可如今又哪有丰收的迹象呢。
关于作者
宋代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