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致政欧阳少师退居述怀二首 其二

尘俗徒希勇退高,几时投迹混耕樵。 神交不间川涂阔,直道难因老病消。 魏境民流河抹岸,颍湖春早柳萦桥。 相从谁挹浮邱袂,左在琴书酒满瓢。

译文:

这首诗不是古诗词,而是一首古体诗。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世间那些凡俗之人,只是空自仰慕您勇敢退隐的高尚情操,可又有几人能真正投身到田园生活,与农夫樵夫们混在一起呢? 虽然我们隔着遥远的路途,但精神上的交流却从未间断。您坚持正直之道的信念,也不会因为年老体病而消退。 如今魏州一带百姓流离失所,黄河泛滥冲垮了堤岸;而颍湖那边春天来得早,柳树的枝条缠绕着桥边。 谁能像您一样与浮邱公携手相伴呢,您身边有琴书作伴,酒瓢也总是满满的,自在惬意。
关于作者
宋代韩琦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