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永倅周敦颐虞部

君去濂溪湖外行,倅藩仍喜便乡程。 九疑南向参空碧,二水秋临彻底清。 诗笔不闲真吏隐,讼庭无事洽民情。 霜鸿已到衡阳转,远绪凭谁数寄声。

译文:

你前往濂溪,沿着湖畔前行,担任副职的你很高兴能借此踏上回乡的路程。 南方的九疑山高耸入云,与碧空相互映衬;秋天里潇水和湘江这两条河流,澄澈得能看到水底。 你写诗的笔从未停歇,真是那种身在官场却有隐士情怀的人;诉讼的公堂没有事务,你能很好地与百姓融洽相处。 秋霜时节大雁已经飞到衡阳又折返而回了,我那悠远的思绪又能依靠谁多次为我传递给你呢。
关于作者
宋代赵抃

赵抃(一○○八~一○八四),字阅道(一作悦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是士,除武安军节度推官。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洲。至和元年(一○五四),召为殿中侍御史。嘉祐元年(一○五六),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旋改益州。召为右司谏,因论事出知虔州。英宗即位,奉使契丹,还,进河北都转运使。治平元年(一○六四),出知成都。神宗立,以知谏院召还,秋,擢参知政事。熙宁三年(一○七○),因反对青苗法去位。历知杭州、青州、成都、越州,复徙杭州。元丰二年(一○七九)二月,以太子少保致仕。退居于衢。七年卒,年七十七。谥清献。有《清献集》十卷。事见《东坡集》卷三八《赵清献公抃爱直之碑》,《宋史》卷三一六有传。 赵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献集》(十卷,其中诗五卷)为底本,校以宋景定元年陈仁玉刻元明递修十六卷本(其中诗七卷,简称陈本,书藏北京图书馆)、明成化七年阎铎刊本(简称阎本,藏上海图书馆)、明嘉靖四十一年杨准序汪旦刊本(简称杨本,藏华东师大图书馆)、一九二二年赵氏仿宋重刊本(简称赵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