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武夷山

武夷之山千万峰,溪水诘曲流其中。 喷云涌雪可□楫,一櫂无览仙人踪。 白鹤昂昂写峭壁,雕虎长□□清风。 悬崖蜕骨造化外,绝壑驾船神鬼功。 寒岩鼎灶失鸡犬,盘石松椿腾蛟龙。 行行自喜浣尘俗,萧散玉羽超樊笼。 当年此日是高会,左仙右仙曲未终。 紫星飘然天上去,曾孙虹桥路已穷。 我生丹心涵太冲,欲脱缰锁追鸿蒙。 上邀轩辕宴玄圃,手摘日月相游从。

译文:

武夷山啊,有着千千万万座山峰,那溪水弯弯曲曲地在山间流淌。溪水翻腾,如喷出云雾、涌起白雪一般,这般湍急的水流,划船前行应该是很有挑战性的。我划着船一路游览,却没能寻觅到仙人的踪迹。 陡峭的石壁上,有如同白鹤昂首挺立般的奇特岩石造型;又有似猛虎盘踞的景观,仿佛正迎着清风。那悬崖之上,好似有人在此羽化登仙,脱离了凡俗的造化;绝壑之中,船只仿佛是凭借着神鬼之力才能航行。 寒冷的山岩边,昔日的炼丹鼎灶旁已不见鸡犬的踪影;巨大的磐石旁,松树和椿树的枝干盘曲,好似蛟龙腾飞。 我一路前行,满心欢喜,仿佛这一趟游览洗净了我身上的尘俗之气,我如同那自在洒脱的仙鹤,超脱了尘世的樊笼。 当年的这个日子,这里曾有盛大的聚会,左右的仙人奏乐还未结束。仙人如同紫星般飘然升上天空,只留下曾孙面对虹桥,却已无路可走。 我生来就怀有赤诚之心,心怀高远的志向,想要挣脱世俗的枷锁,去追寻那鸿蒙初开的境界。我想要上到天界,邀请轩辕黄帝在玄圃设宴,亲手摘下日月,与它们一同遨游。 需要说明的是,原诗中有几个缺字,我是在保留原文空缺的情况下进行翻译的,可能会对理解造成一定的影响。
关于作者
宋代赵抃

赵抃(一○○八~一○八四),字阅道(一作悦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是士,除武安军节度推官。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洲。至和元年(一○五四),召为殿中侍御史。嘉祐元年(一○五六),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旋改益州。召为右司谏,因论事出知虔州。英宗即位,奉使契丹,还,进河北都转运使。治平元年(一○六四),出知成都。神宗立,以知谏院召还,秋,擢参知政事。熙宁三年(一○七○),因反对青苗法去位。历知杭州、青州、成都、越州,复徙杭州。元丰二年(一○七九)二月,以太子少保致仕。退居于衢。七年卒,年七十七。谥清献。有《清献集》十卷。事见《东坡集》卷三八《赵清献公抃爱直之碑》,《宋史》卷三一六有传。 赵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献集》(十卷,其中诗五卷)为底本,校以宋景定元年陈仁玉刻元明递修十六卷本(其中诗七卷,简称陈本,书藏北京图书馆)、明成化七年阎铎刊本(简称阎本,藏上海图书馆)、明嘉靖四十一年杨准序汪旦刊本(简称杨本,藏华东师大图书馆)、一九二二年赵氏仿宋重刊本(简称赵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