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全氏三桂堂

唐人重科甲,拟以折桂荣。 一登群仙籍,不羡千佛经。 终全岁寒姿,乃比秋香清。 咄彼牛李辈,伊优至公卿。 迨今齿其人,名字犹臊腥。 卓哉刘户曹,直气霜棱棱。 一朝脱淡墨,千古扬芬馨。 鸡峰有名家,奕叶彯儒缨。 庭中三嘉树,屹立长宁宁。 西风正摇落,翠葆黄金英。 劲节松可友,孤芳梅谓兄。 丁宁命诸郎,我岂贪浮名。 爱此臭味同,故以书吾楹。 尔曹方茂学,志取宫袍青。 要须勉植立,毋但希腾凌。 己大外物小,道充人爵轻。 当如燕山窦,义方垂世评。 勿效东堂诜,射策矜虚声。 懿哉君斯言,可折末俗醒。 刻诗堂之楣,室观全氏兴。

译文:

唐朝人看重科举考试,把科举中第比作折桂那样荣耀。一旦登上那如仙人般的科举名录,便连千卷佛经带来的福报都不羡慕了。 然而,能始终保持像寒冬中松柏一样高洁品质的人,才可比作秋天桂花般的清正。那些像牛僧孺、李德裕之流,靠阿谀奉承做到公卿高位。直到如今提到他们这些人,名字都还带着令人厌恶的气息。 卓越的刘蕡啊,他一身正气,如霜般刚硬。一旦科举落第,却能让千古都传颂他的美名。 鸡峰有一户有名望的人家,世代都有读书人。庭院中有三棵美好的桂树,傲然挺立,安宁祥和。 秋风正劲,万物凋零,可这桂树却枝叶繁茂,满树金黄的花朵。它的劲节可以和松树为友,它的孤高芬芳能让梅花认作兄长。 主人郑重地告诫诸位儿郎:我岂是贪图那浮名?是喜爱这桂树与我们气味相投,所以把“三桂堂”写在门楹之上。 你们正当努力求学之时,立志要考取功名。但必须努力树立自己的品德和才能,不要只想着飞黄腾达。自己的修养和学问足够深厚,身外之物就显得渺小;道德充实了,爵位官职也就看得轻了。 应当像燕山的窦禹钧,用良好的家教赢得世人的称赞。不要效仿东堂的郤诜,靠对策取得功名就自夸炫耀。 您这番话真是美好啊,可以让这浅薄的世俗风气清醒过来。把这首诗刻在堂前的门楣上,看着全氏家族兴盛起来。
关于作者
宋代真德秀

暂无作者简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