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天平四时,不以秋先春。 仁人奉天职,不以德后刑。 次序固云然,表里元相因。 方春布阳炜,万物皆精神。 当秋乃揫歛,黄落山川贫。 天机之浅者,荣悴为戚忻。 谁知天地心,于此常肫肫。 既尝验诸理,又以取诸身。 四德孰非元,四端孰非仁。 刑威虽时用,生意固长存。 四时长有春,吾闻邵子云。 触事识初心,乃以名吾亭。
潼川宪司拓圃筑亭取康节语名以四春得古诗十二韵
译文:
老天爷公平地安排四季,不会让秋天先于春天到来。
有仁德的人奉行上天赋予的职责,不会把施行德政放在刑罚之后。
事物的次序固然是这样,而它们的内在本质和外在表现原本是相互依存的。
当春天来临,阳气散布温暖,世间万物都显得生机勃勃、精神焕发。
到了秋天,万物收敛生机,树叶枯黄飘落,山川也显得一片萧索。
那些只看到事物表面变化的人,会因万物的繁荣与衰败而或喜或忧。
谁能知晓天地的本心呢,其实它一直都怀着深厚恳切的情感。
我们既可以从道理中去验证这一点,也能从自身去体悟。
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哪一种不是源于最初的善念?人的四种善端,哪一种不是出自仁心呢?
刑罚威严虽然有时会被使用,但世间的生机本就长久存在。
四季其实常常都有春天的气息,我曾听闻邵雍先生说过这样的话。
我们要在每一件事情中去认识自己最初的本心,所以就用这个意思来给我的亭子命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