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兵侍以华文待制知遂宁府

敝貂冲寒马声湿,余杭门外送归客。 去年曾送六朱幡,今年又送四千石。 更有三令相后先,采不盈筐去如织。 蒙蒙风雪人气薄,漠漠烟尘剑花蚀。 独立长空倚天壁,几度乞归归未得。 贰卿荦荦天与姿,不肯随俗相脂韦。 声名早落虞舜聪,霞裾云佩明春晖。 虞舜已死不复返,云埋苍梧天地悲。 万物兴歇各有期,人生出处宁无时。 揽裾结佩下霄汉,苟得吾志官无卑。 史臣昨侍玉皇案,爱民一语何孜孜。 愿公领此深长思,民力竭矣谁其知。 更须同志共此事,则公且去吾亦归。

译文:

在寒冷的天气里,破旧的貂裘裹身,马蹄声在湿润的空气中响起,我在余杭门外为即将归去的客人送行。 去年我曾送别手持六朱幡的官员,今年又要送别这食禄四千石的你。还有三位官员先后赴任,百姓们收获寥寥,官员却来来去去如穿梭一般。 迷茫的风雪中,路上行人的气息都显得微弱;昏暗的烟尘里,剑上的光芒也仿佛被侵蚀。我独自站在空旷的天空下,靠着如倚天般的石壁,多次请求归乡都未能如愿。 你这位少卿有着卓越不凡的天资,不肯随波逐流、阿谀奉承。你的声名早就传到了贤君的耳中,你身着云霞般的衣裳、佩戴美玉,在春晖中光彩照人。 可惜贤明的君主已逝去不再回来,云朵掩埋了苍梧山,天地都为之悲戚。世间万物的兴盛与衰落各有其时机,人生的出仕与隐退难道就没有合适的时候吗? 你如今从朝廷下来任职,倘若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官职大小又有何妨。 史官前些日子侍奉在皇帝案前,听到皇帝爱民的话语是那么恳切。 希望你能深刻领会其中深意,百姓的力量已经枯竭了,又有谁知道呢?更需要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来做这件事,那样的话你去赴任,我也就可以归乡了。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