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参政和薛秘书诗见寄 其三

行有尚时观习坎,不终止处认兼山。 止中自有流行好,不在从违用舍间。

译文:

当我们前行的时候,要像面临重重险难的“习坎”卦一样,谨慎地观察周围的形势和自身的处境,小心应对各种艰难险阻。而在该停止的时候,就要如同“兼山”之象(“兼山”象征着艮卦,有止的含义),明确地认识到应当休止的时机。 其实,在停止的状态中本身就蕴含着一种畅行的美好。人生的真谛并不在于一味地追求顺遂或是遭遇不顺,也不在于得到任用还是被舍弃,而在于能把握好行与止的节奏。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