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夜月意偃蹇夜久微明须臾复晦瞻叔兄有诗因次其韵

长风送月九霄宽,无頼浮云告亦顽。 本自无私长委照,不应有碍似偏悭。 苍生望治东山隠,四海倾风钓濑闲。 潜复虽深终是昭,停觞且待夜深还。

译文:

在八月十五的夜晚,强劲的长风将明月送往那广阔无垠的九霄云外,可那无赖的浮云却又厚又顽固。 月亮本就公正无私,长久地把光辉洒向大地,不应该受到阻碍而显得如此吝啬,好像不愿意把光亮全部给予人间。 如今,天下的百姓都盼望着能有贤能之人出来治理国家,就像当年人们盼望隐居东山的谢安出山一样;四海之内的人们也都敬仰那些像严子陵在钓濑悠闲隐居却又有真才实学的人。 虽然事物的潜藏与复归变化看似深奥隐晦,但最终都会清晰明朗起来。我暂且停下酒杯,耐心等待这深夜过去,等待云开月朗的时刻到来。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