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长宁阡过灵泉兄墓𦶟黄经从隈支以归

晨策犯层巅,危如峭壁缘。 溪明人在地,路绝马行天。 松倚露云立,稻依霜雨眠。 不知岁年晚,抚事亦悠然。

译文:

清晨,我手持竹杖攀登那高耸的山峰,山路陡峭危险,仿佛沿着峭壁边缘前行。 溪水清澈明亮,站在溪边,感觉人就像处在大地的怀抱之中;道路到了尽头,眼前地势高险,骑着马行走仿佛漫步在天际。 松树挺立,倚靠着带着露水的云朵,宛如顶天立地的巨人;稻田里的稻子,在霜雨中好似安然入眠。 我沉浸在这美景中,都没意识到时光已经到了岁暮,抚摸着眼前的事物,心境也变得悠然自在起来。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