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知常德袁尊固监丞送别四诗 其三

别来岁月尔滔滔,流落天涯忽此遭。 万木辞荣秋意澹,百川归壑岸容高。 笑看海上两蜗角,闲秃山中千兔毫。 若向颜曾得消息,直须奴仆命离骚。

译文:

自从分别之后,岁月如滔滔江水般匆匆流逝。我流落在天涯海角,忽然就遭遇了如今这般境况。 众多树木褪去了繁盛的枝叶,秋意显得那么恬淡;条条河流归入山谷,河岸看起来更加高大。 我笑着看着世间如同海上争斗的两只蜗牛角般微不足道的纷争,悠闲地把山中无数的兔毫笔都写秃了。 如果能从颜回和曾参那里领悟到为人治学的真谛,那么就连《离骚》也可以当作奴仆一样看待了。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