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君挽诗 其二

大雅云亡久,流风尚典刑。 赋登司马室,诗授伯鱼庭。 不及瞻郎罢,犹能识宁馨。 芜辞书琬琰,敢齿蔡邕铭。

译文:

那些高尚纯正的诗歌传统已经消逝很久啦,但良好的风气还保留着往昔的典范模样。 这位乐府君,他的辞赋能达到像司马相如那样的水准,教导子女学习诗歌也如同孔子在庭院教导伯鱼一般用心且有成效。 可惜我没能见到他本人,不过还能结识他那优秀出众的子女。 我用这浅陋杂乱的言辞写在这美好的碑石上,哪敢与蔡邕所写的那些经典铭文相提并论呢。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