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郎致仕史挽诗

人为浮名若挂钩,夫君知命独休休。 东都门外蚤辞禄,西岘山前不入州。 告第书归泉壤底,满籝金在架签头。 当年勇退称三老,此老胡宁不憗留。

译文:

人们常常被浮名所累,就好像鱼被鱼钩钩住难以挣脱一样,而您却能看透命运,悠然自在地安享生活。 您就像当年在东都门外早早辞官的人一样,远离官场的纷扰。隐居在西岘山之前,连州城都很少踏入,过着闲适恬淡的生活。 如今,那告老还乡的文书送到时,您却已经长眠于地下了。您所积累下的满箱金玉,其实都化作了书架上那一本本珍贵的书籍。 当年那些勇于激流勇退的贤达被称为“三老”,而您这样的贤德之人,为何却不能长久留在世间呢。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